第165章 找到凶器(1 / 2)
第165章 找到凶器
审讯和外围的调查同时进行,在审讯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新的线索和证据送过来,多方面一步步击溃张震华的心理防线。
提到老婆孩子,张震华有所反应,能看到他的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但依然没有开口说话。
见状,吴滨换了个角度,以李德昌和朱贵兰为切入点,慢慢引导:「那我先简单问第一个问题如何?为什麽要跟踪李德昌并拍摄那些照片?
别说你没有跟踪,都到这里了,打浑耍赖没有任何意义。
也不必再沉默了,你应该清楚,沉默毫无作用。」
张震华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说话:「朱老师是个好人,李德昌醉酒驾驶把她给撞死了,我想看看他判缓刑后如何生活,是否对朱老师的死有愧疚。」
吴滨:「李德昌确实犯了很大的错误,意外降临谁也没办法,这几年你经常去见朱贵兰,是不是已经有感情了。」
专案组认为,仅凭一次搭救无法支撑起张震华的报复杀人行为,救命之恩丶
再造之恩只是开始,后续的情感羁绊才是主因。
张震华点了点头:「当然有感情了,朱老师是我第二个母亲,她的出现,对我的人生是一次重启。
她让我意识到,我自认为的解脱,其实会给妻儿留下无法弥补的情感创伤。
对妻儿来说,每日能看到重病的丈夫和父亲,远比面对一个冰冷的墓碑要好得多。」
张震华越说越多,吴滨认真听着。
几年来张震华经常去看望朱贵兰,反正离得又不远,两步路就到了,从那天开始,张震华开始接受治疗,向家人坦诚恐惧和愧疚,在脆弱中逐渐和家人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他不再视自己为负担,而是努力抓住每一天,用有限的时光去创造对家人的高质量陪伴,成为妻子和孩子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朱贵兰这边也是一样,她填补了张震华在长辈情感上的空缺,时间长了之后,双方有了超越血缘的母子情。
这份母子情,已然成为张震华新的精神信仰。
「所以,当朱贵兰死后,你的人生有了颠覆。」当张震华声音停止,吴滨开口,「她教会了你勇敢面对和守护陪伴,最终却被一个醉酒的人给撞死了,这对你来说很荒诞,导致你对人生的信任感再次崩塌,认为好人没好报。」
【好人没好报】,这是一种愤怒,压倒了张震华几年来建立的心理平和,身患绝症的人本就容易出现偏执,不仅因为心理上的,还有生理上的,比如治疗的副作用和器官功能变化。
张震华在治疗过程中必然有抑郁和焦虑,只不过这种抑郁和焦虑被家人和朱贵兰掩盖了,当朱贵兰死亡,负面认知会间爆发。
张震华没有回应这番话。
「动手的时候,想过孩子吗?」吴滨问。
父亲多年前放弃自杀重归家庭,多年后杀人毁掉了别人的家庭,在旁观者看来,还不如当年直接跳河算了。
孩子顶着杀人犯后代的帽子,妻子顶着杀人犯丈夫的帽子,受害者家人在痛苦中挣扎,这一切都是当年被救赎的人造成的。
守护者,最终变成了毁灭者,张震华的心路历程很难去理解。
如果朱贵兰是冤死也就罢了,但她是意外,只能说命该如此,没办法。
「我没杀人。」张震华并不承认。
吴滨很有耐心,这才刚开始。
审问命案嫌疑人,往长了说跨度可能会持续数天乃至数周不等,视案情复杂程度和嫌疑人心理素质而定。
何况,这还是一起连环命案。
专案组会议室。
在审讯过程中,专案组大部分成员暂时有了休息的时间,后续可能会针对张震华展开调查,但不是现在。
现在是突击时刻,用证据突击张震华的心理防线。
如果今天突破不了,之后会更难,需要更扎实的证据才能让对方开口。
本案已经很清晰了,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张震华为什麽要杀熊川和吴翠翠,如果审讯无果,专案组或许要去调查三年前的往事,目前看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不要盯着我们的人看了,想要也不给。」季伯伟给乔元启递了根烟,后者一直在关注韩凌。
在本案的调查中,韩凌的表现较为突出,能力冒头,大家都能看到。
再加上入职以来的其他功劳,乔元启关注也正常。
乔元启笑了笑,接过香菸点燃,没说什麽。
此刻的韩凌没有参与同事的闲聊,正在认真的看尸检报告,尤其是那偏移的一刀。
「有什麽问题吗?」方舟凑了过来,「你在想凶手为什麽偏离了角度?」
韩凌摇头:「那倒没有,张震华不是专业的杀手,杀了两个人不至于让他的熟练度提到最高,而且杀害李德昌的时候比较匆忙,偏移不奇怪,不影响结果。」
说完,他指着尸体伤口位置,继续说道:「我在想啊,穿透胸骨体与胸骨柄交界的胸骨角,这可是需要很大的力气,尸检报告上也说了,此部位有坚韧的胸大肌覆盖,外力穿透需要克服肌肉和骨骼的双重阻力,张震华需要有不俗的力量才能做到。」
力量,是韩凌的关注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