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2 / 2)

加入书签

她伸出手,又收回手,在空中停留了很久,最终也只是用指腹轻轻点了点他头顶翘起来的那簇头发。头发像草叶一样,在她手指的力道下弯折,她手指移开,他的头发又顽强地弹回来。

她轻声笑起来,没有叫醒他,转身回了房间,从自己的行李箱里找出一条薄毯——这是她大学期间赶往外地参加实习、竞赛以及种种实践活动的坐车神器,看起来薄,盖起来暖,不占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盖在身上睡一觉。她带着毯子来到门外,站在许思睿面前比划了一下,控制着手上的力道,尽量将毛毯披在他身上而不吵醒她。

这个举动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等毛毯盖完,她竟累出满头大汗,用手臂擦了擦额前的汗,她深深吸了口新鲜空气,这才回到自己房间,躺回床上睡觉了。

本来以为今天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可能得再躺一会儿才能睡着,没想到都不用两三分钟,她就睡熟了,一夜安然无梦。

第二天早上,祝婴宁和沈霏搭高铁回G省,许思睿坐飞机回上海,他们在酒店门口分别,各自前往各自的工作地点。

离别时并没有出现任何煽情画面,一切都太过平静自然,以至于人都坐到了高铁上,祝婴宁才一骨碌坐起来,惊呼:“我的毛毯!”

“?”

沈霏被她吓了一跳,从笔记本电脑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嗯?”

“……没事,我发神经而已。”

她重新躺回了座椅靠背,叹气,心想就当报答他昨天一整天的出手相助好了,就是那条毯子真的很好盖……算了,也没关系。她安慰着自己,找到手机,翻出自己的购物记录重新下单。

**

回到村里,处理完了出差的一切手续,祝婴宁又投入到了繁忙的日常事务中。

考察很成功,但这份成功若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那么终究只是纸上谈兵。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说服村民加入集体养殖。

乍一看仿佛只需要走进村民家里,把好处给大家摆出来就成了,现实却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村民们习惯了自产自销,就算不加入合作社,他们也能养好自己家的那几头猪,供自己和家人吃饱穿暖。他们完全想不出冒险加入

合作社、把自己家养的猪迁移到合作社的必要,害怕这个所谓的合作社只是他们这些村干部一拍脑袋临时决定的,风险却要由身为村民的他们自己承担。

即使请出了王胜举以及其他几个村的村支书共同做思想工作,大家也都对合作社抱有很大质疑。

说服群众没有捷径可走,祝婴宁只能天天去、天天说,变着法子给村民们讲解合作社的好处——可以统一采购降低成本、统一管控防范病害、统一销售扩大市场,甚至有望打通线上市场进行线上销售,大家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比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挣得多、亏得少。

村民们听不懂高端的专业词汇,她就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同时也理解了前面的那些驻村工作队伍为什么要帮村民扫地,这说到底其实是打感情牌、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

讲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她和沈霏、温文旭也会争着抢着给村民扫地沤肥。她甚至还听到温文旭打电话回去向他家人吹嘘他现在成挑粪高手了。至于她自己,不知是说话太多还是急得上火,嘴里接连长了几个口腔溃疡。

说服村民的同时,合作社也在同步建立,半个月过去,大家在她的碎碎念下不胜其烦,同时也对她天天强调的“挣得多、亏得少”以及国家对合作社的福利政策起了些兴趣,开始有几户村民同意出几只猪仔加入合作社。那天祝婴宁激动得差点跪下来烧高香,回家立马就和沈霏温文旭涮了顿火锅庆祝。

人说到底是从众的,有了第一个人打头,后面其他村民的加入便顺理成章了。

村里十一户养猪的农户或多或少都出了些猪苗,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没养猪的村民见他们兴师动众的,心里蠢蠢欲动,跑来问祝婴宁:“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