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篷,站得端端正正,裙子是京里如今最时兴的样式。

张若菱一下马车见了她,眼睛一亮:“呀,这衣裳可真好看。”

沈樱拢拢披肩,笑道:“时哥儿说京里什么华章阁做的衣裳好看,便拉着我去做的。”

说着,目光落到张若菱身后的陈锦行身上,张若菱也跟着看过去,陈锦行便道:“你要喜欢,赶明儿也去做几身就是了。”

陈家入京住的是宫里给陈锦行安置的五品院判府,赶金陵的大宅子自然是差远了,官邸要合制,可不管你从前住的是多么大的好宅子。

只有两进的院子,没有马厩、花园,只有个极小的庭院,灰瓦、单檐,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狭小。

黑漆的门,两个门簪,不设石狮。

“阿姆,先委屈你在这里住下,这几日我再外出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大宅子,租赁一个合眼缘的咱们另住也是好的。”

沈樱摇头:“不用麻烦了,锦行,这里很好。”

陈锦时一直紧跟在沈樱身后,陈锦行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进了大门,内侧设一面青砖砌筑的影壁,两侧倒有三四件倒座房,陈家带来的下人恰好在此安顿。

再二进院,便是这宅子的所有了。一面垂花门,三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两侧设耳房,正房对面东西各两间厢房,厢房与正房以抄手游廊相连。后院是个小小的天井,勉强也够种些普通花木。

三间正房自然是供院判夫妻居住待客的,陈锦云还未及笄,跟随长辈住耳房,陈锦时和沈樱一人一间厢房,沈樱在东,陈锦时在西。

沈樱笑道:“这样倒也正正好好,我看这宅子小却雅致,我们一家人住下来还算宽敞,在京城寸土寸金的地界儿,未尝不算是很好的,何必多花那些银子呢?”

张若菱也是这个意思,只陈锦行格外有孝心些,怎愿阿姆从金陵的大宅子搬到这样的小地方来住。

陈锦时道:“得了吧,哥哥,你拿的那点俸禄够再租赁一个大宅子吗?我看这地方也挺好的。”

说着,他俯身把自己装书的箱笼挨个翻开检查,见没有丢的坏的,又挨个把它们扛回自己房里。

陈锦行被弟弟噎了一句,倒也不恼,只无奈地摇摇头:“你倒会替我省钱。”

张若菱笑着挽住他胳膊:“锦时说得在理,咱们刚到京城,先安稳住下才是要紧的,宅子大小算不得什么。

沈樱没再多说,转身去看自己的东厢房。房间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靠窗摆着一张书桌,墙角立着个衣柜,床上铺着崭新的青布褥子。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恰好能看见后院天井里的那株老海棠,枝桠光秃秃的,想来开春该能开花。

“阿姆,我帮你把行李搬进来。”陈锦时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沈樱回头,见他立在那里,倒还吓了一跳。

“不用了,你去忙你自己的事吧,读书的事情耽误不得了。”

她埋头整理被褥,这些都是要换的,她如今也是好日子过惯了的,五品官员的宅子就是这样的规制,但家用物什大可换成用惯的锦被和金丝软枕。

要说这些生活在宅院里的骄矜习惯,也是当初将军一点一滴带给她的。

他常说:“都兰,金陵的丝绸举世闻名,你何不用来做些被褥衣裳的,穿着也舒服,你在我这里住着,可不兴用些粗布衣物。”

后来她与陈锦时走了一路,陈锦时也总是在各处给她买上当地最好的物件供她使用。

但沈樱不是当真那般娇惯了,若要她现在回去睡羊圈,她也是能睡的。

“你屋子里这些,赶明儿我全换了,听说这边有种金丝木,阳光照射下浮光耀影,像流动的金沙,给你制一套桌椅如何?”

说着,陈锦时已走了进来,在她椅子上落座。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