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1(1 / 2)

加入书签

她抬手理了理宫装的广袖,深绿的绸缎包裹着她敦厚优美的身躯曲线,衬得脖颈愈发修长,年近三十,眼角极浅淡的几丝细纹,给她添了不知多少韵味。

宫车里暖烘烘的,熏着香,不比在楼烦每日晨起揉着冻硬的毡毯,起来生火。

正思忖着,车帘忽然被风吹开一角。

宫墙的琉璃瓦顶,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色的光。

不多时,宫车停在慈宁宫门前,太监尖细的唱喏声传来,都兰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衣襟,踩着小太监搭来的锦凳下车。

“臣妇都兰,叩见太后,太后圣安。”

殿内静了片刻,才传来太后冷淡平和的声音:“起来吧,四年不见,你倒还是老样子,只是瞧着比从前沉稳些了。”

都兰依言起身,垂着眼帘缓步走到殿中,抬眼瞧了太后一眼,殿内并无旁人了。

太后穿着明黄绣凤纹的常服,鬓边插着赤金镶珍珠的簪子,见她望来,便招手让她近前:“自你走后,宫里那些太医,哀家如何都信任不起来,哀家想着,宫里是时候添些女医。只是可惜,我朝女子习医术的少之又少,唯有你,倒让哀家格外惦念。”

都兰忙屈膝赔罪:“太后,是臣妇的错。”

太后抬手扶住她胳膊,都兰一怔,倒是没想过太后待她这样亲近。

“此话怎说?哀家不是要怪你,你走得仓促,不是你的错。你既回来了,哀家打算封你做女官,今后就专在哀家跟前伺候。”

都兰垂眸道:“只是臣妇这些年在楼烦,多是治些风寒劳损的家常病症,怕也生疏了宫廷里的杂症,未必能再为娘娘分忧。”

“当年你只用一副药就缓解了哀家的头痛,哀家信得过你的医术。”

都兰眼中仍有迟疑,直到太后又问:“你还有何疑虑?”

她脊背一凉,忽然发觉,此事不是她能拒绝的,太后今日只是通知她罢了。

话已至此,再无推脱的余地,都兰躬身:“臣妇谢太后恩典。”

太后笑着点头,命宫女取来一个描金漆盒,打开时里面躺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慈宁宫近侍”五个字:“拿着这个,往后在宫里行走,没人敢拦你。”

都兰双手接过木牌,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跟着是宫女的通报:“太后,贤妃娘娘带着大公主来请安了。”

太后看向都兰,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正好,让你见见宫里的人。”

贤妃身着粉色宫装走进来,身后的嬷嬷抱着个两岁的小女孩儿,梳着双丫髻。

贤妃见到都兰,先是一愣,随即不动声色地朝太后行礼:“臣妾见过母后。”

“起来吧。”太后指了指都兰,“这是哀家新封的女医,往后你们若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可以传她去宫里瞧瞧。”

贤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朝都兰颔首:“大人好。”

都兰微微颔首回礼,目光落在被抱着的大公主身上。小孩儿粉雕玉琢,却皱着小脸,小手紧紧攥着嬷嬷的衣襟,鼻尖泛着淡淡的红。 网?阯?f?a?B?u?页??????ù???è?n?????????????.???ō??

贤妃瞧着她,心里仍有疑虑,斟酌着问出口:“母后,

宫里这还是头一遭有女医,有什么说法不曾?”

品级、俸禄、权力……都还没有设立,倒是凭空设出来的一个官职。

太后沉吟道:“都兰平日只在慈宁宫当值,宫里其他处若要请她看诊,需先经哀家应允。至于俸禄,按正五品女官来算。”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