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2 / 2)

加入书签

半晌,她压下胸口的紊乱起伏,半垂的眸底,是一闪而过的晦暗。

自从体内多了那碎片,这个梦便时不时寻上她,已数不清是第几次了,她依然无法看清那道身影,可梦中的痛楚却是愈发清晰入骨,照这么下去,她甚至怀疑自己迟早有一日会痛死在梦里……

门口传来窸窣声,说不上是鬼鬼祟祟,但显然是刻意轻缓。

十三蓦然转首,识出那抹熟悉的气息,眼底的冷意瞬间散去,拂袖勾指,房门应时而开。

“啪——”

门外的寅初受了惊,手一抖,刚准备插在檐角的柳枝掉了一地,他讶然抬眼,看向内室,只见素帐青榻上,她侧身偎坐着,缎发披肩,云鬓微湿,衣衫有些凌乱,领口松散着,白玉羊脂若隐若现。

呼吸浅浅一滞,他倏地移开视线,慌乱开口:“抱歉……可是吵醒你了?”

“唔…没,”许是梦魇中的痛感还未消失殆尽,十三有些恹恹,语气也添了些慵懒随意,“拿的什么?”她扫了眼寅初手里的物什,又瞧见地上的柳条,生出几分好奇来。

寅初清清嗓子,不着痕迹地掩饰着失态,随即晃了晃手上那两串五彩缤纷的面疙瘩,回道:“今日起便是为时三日的寒食冷节,将这些挂在门窗上,讨个平安顺遂的彩头。”

“冷节?”

她倒是没听过此节,不过算算时日,莫非…

“可是清明?”

清明她晓得,从前的时候,每逢此节,奉先寺都要置办法会斋醮,好叫姓楚的那几个疯子装模作样地祭拜一番。

却见门口那人摇摇头,“非也,冷节之后才是清明,二者前后相续,饶是一同过了,但俗礼却不好省去,寒食禁火、插柳祭祖,需得遵循才是。”

十三歪了歪头,无需凑近,也能看得出寅初那两串挂饰是面团捏的,每个都是拇指大小,被捏塑成燕雀,鸣禽,莲菊花卉,各式各样,甚至染了颜色,其中还有一只不知是狐还是狸的小兽,不得不说,虽算不上栩栩如生,但那憨态可掬的神态倒也配得上一句‘心灵手巧’的夸奖。

要么说凡人着实很会呢,每逢佳节都能琢磨出这般那般的新鲜玩意儿。

狐狸被挑起了兴致,暂时将梦魇抛诸脑后,“倒是有趣。”她翻身下了床,赤着玉足来到门前,拉过寅初的手腕,便将鼻子凑过去,闻那一串串的面偶,全然未顾及自己的衣衫不整。

寅初目光闪躲着,尽量避开不乱瞟,下意识搓起指尖,想要替她理好衣襟,又觉不妥,红晕悄悄染上耳廓,又抚上颈间。

“不甜,也不香,”十三皱皱眉,有些嫌弃地推开了面偶,“赏玩尚可,食之无味。”

寅初哭笑不得,“原也不是做来吃的,挂在门前屋内,既是缅怀,也是祈愿。”

“缅怀谁?”狐狸好奇,“是何寓意?”

“这便说来话长了,”寅初一边说,一边重拾手中的活计,“寒燕折柳,是为怀念从前高风亮节的介推先生;祭祀拜祖,是为敬天地鬼神,悼念亡故的祖辈宗亲……”

寒食禁火,最早源自远古请新火的传统,彼时人们尚未掌握便利的生火法子,多是通过钻燧取火,并设法保存。而每年初春时节,气候干燥,极易引发火灾,保存的火种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火灾,加之春雷频繁,山火的风险也就增添了几分,所以古人在这个时节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向天地神明祈求平安和丰收。

祭祀的重要环节便是禁火——熄灭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并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以敬农神;之后再钻取新火,以迎新生。

如此便是,旧去新来,生生不息。随着时间推移,朝代更迭,禁火这一传统便逐渐演变为冷节,后为了纪念贤臣义士介子的高洁忠贞,也为了祭祀先辈祖宗,又增添了许多方式。人们在这几日,不仅会遵守禁火食冷食的习俗,也会祭拜,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