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8(1 / 2)
可避免地,心底深处,又燃起一抹不真切的希望,抑或该称作,妄念。
也许合意还活着,也许他只是躲到了那里,也许受了伤,但还活着。
求生是本能,他在那一刻,无比希望他的弟弟,是个胆小鼠辈,是落荒而逃的败兵……
寅初自认不是什么天赋使命的人,也不具大义气概。他从来都活得情淡浅薄,眼界不过当下的安然,妥协是他最善用的技能,所有的不公,只当是命里的定数,接受便罢。
而今,面对眼前的这片悲怆寂地,他看到的,是由人开启的历史、由人主导的纷乱,最终也由人来承担所有的苦厄之果。
但人们无可奈何后,却只会将一切归由天命的考验和洗礼。
何其卑劣。
寅初准备离开,想再去往战场的方向寻一寻。可转眼看着一地残魂,被怨念困在死地,等不来鬼使的牵引,终会消磨湮灭,甚或是在恶念的驱使下,成为鬼怪邪魔。
于是,他做了个让红红炸毛竖耳的决定。
?
第133章 超度
金峄山北,乱葬坑冢。
风声呜咽,冤魂的嘶鸣低语忽远忽近,似嗔似恨。
寅初就那么端坐于累累白骨之间,面容沉静似水,眉目极尽悲悯。那道袍早已破旧不堪,可偏生透出一股子超脱尘世的萧然。低沉而有力的诵念自他口中平缓流泻,经文的平仄击打着有序的韵律,仿若天边响起的仙音,大地奏响的清鸣。
日升日落,夜幕又一次拉了下来,四周愈发朦胧幽暗。寅初的吟诵声却没停,穿透这无边的寂静,空气都似被这声音压得愈发沉重,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戚,浓得化不开,将这片乱葬之地裹得严严实实。
“……一念三宝常慈愍,愿得拔度出火坑。万罪千灾尽消散,跛痾积逮皆能行…法界众生口念善,过去亡人随往生…二念见前诸众等,努力长斋作桥梁…法界众生勤修道,一旦往生在中央…三念亡人甚可怜,一入圹中难见天…地狱之中受苦恼,口中唱枉告皇天……”
一声声度化祝祷,随风飘荡,直直钻进那些亡魂残魄的执念深处。
此时的寅初,孤零零坐在幽深的静夜中,却能无照自明,好似身覆圣光,以他为中心的地界,竟成了这炼狱死地中唯一的净土,包容着一切伤痛罪恶,也平复着亡者的不甘和怨怒。
就连一直缩在他襟袍里的天籁鸮,也感受到了安抚慰藉,终于试着探出脑袋,环顾起四周的情况,圆溜溜的眼睛左探右瞧,怯意里掺着几分好奇。
又过了一会儿,它索性大着胆子从寅初怀里钻出来,凭着对山林的天然感知,很快就寻到了果实充饥,甚至还抽空给同伴喂了些露水。
……
这场算不得正式、甚至十分寒酸的超度斋醮,整整持续了七日七夜。
寅初仅有的桃木手串被捻得发烫。
红红很担心,但又不敢打搅他,只能瞅着间隙,喂他些甜露‘续命’。
但寅初似乎并不觉疲倦,一遍遍诵渡时,他体内升起股前所未有的充盈,自丹田涌向四肢百骸,灵动而轻缓,识海灵台回荡着空冥虚静,比往日的禅坐更令其安定。
就连空气的流动,时间的流逝,似乎都被一一抹除,有种难以言喻的人神合一之感。
有什么念头忽闪而过,他没去追寻,依旧专注着度化,这是对生的敬重,对死的敬畏。
“……运真合灵会,宝勑召诸神。六天垒重阴,酆都九幽狱。典吏部冥洞,三官执九府。主典神吏众,一切主录罪。拔度产血难,出离三涂苦……超度长夜魂,往生极乐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