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2 / 2)

加入书签

北疆的夏日,似未见其形只知其烈的燎原炎火,唯有雁云城外的防风林带,绿意盎然。

风拂过,掀起一波碧油油的翠浪。

金耀正悬,孤城的轮廓在长河的映照下,更显壮阔。

此刻,城楼内营——

身着一袭低调而华贵的秋水碧色窄袖蟒袍,发束于顶冠以玉环金莲,面朝南坐于主位之上的男子,即是连招呼都未打、直接带着十万精兵登门入城、又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支援而来的大凉三皇子了。

终归生母曾为凉帝艳冠六宫的宠妃,三皇子与他妹妹湘玉公主一样,遗传了一副好皮囊,五官精致,眉宇尽显尊贵。虽已年逾三十五,却不见岁月痕迹,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翩,又不失沉稳。

定重山和萧云州面东而坐,一个比一个沉静庄肃,只偶尔用眼尾余光交换着心思;同他们相对的那位,据说是近来深受三皇子倚重的幕僚,唤作常公。

却见他一身太师青的云鹤道袍,青冠灰髻,鼠目猴腮,不是太常又会是谁?

w?a?n?g?址?f?a?b?u?页?????ǔ?w?è?n????〇???????????ò??

想也知道,他这番化身,目的即是无染的转世。就连如今这场暗局,多半也出自他的筹谋。

而此时被算计的主角尚未有任何反应,同萧子舒一起,身着戎装软甲,假装守在门庭处,实则四耳竖起,隔着幔子侧闻里头的情形。

你来我往的寒暄过后,三皇子温和开口:“素闻定将军不仅骁勇善战,于城池治理上也是张弛有度,颇有方略,今日本王有幸亲见,自感叹传闻非虚。雁云城在将军的领导下,军民和谐,百姓安居,真乃我大凉之福。”

定重山微微颔首,浓眉舒展,神色不见波澜:“殿下过誉了。戍边守城,乃臣之天职,以民为本,军民一心,亦是臣之本分。”

“欸,将军不必谦虚。瞧这雁云城,城墙高筑譬如铜铁,重山军坚不可摧,西凉等族虽有侵扰却难以突破。本王这一路行来,所闻所见,可知边疆百姓无不感恩将军,皆视将军为大凉英雄,再世战神。”三皇子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

此言一出,不止萧云州心底一紧,门外的两个少年,亦不由锁眉相视。

说不出所以然,萧子舒一直不大喜欢他这表里不一的舅舅,但实际上三皇子对这亲外甥着实不薄,每逢年节生辰,礼物是流水一般送到他手上,眼下他用的那杆削铁如泥的长枪便是三皇子特让太常寻来的,传闻那是蜀国名将之宝器,名为绿沉。

是真是假不好说,毕竟以太常的本事,随便从某处兵器库里盗来一两杆刀枪也就是捻个诀的功夫……

萧子舒自小跟在父亲身边,偶尔回姑臧探望母亲湘玉时,十有八九三皇子都会寻来,而只要他在,他父亲定会心情不佳,眼底的不虞藏都藏不住,冷着脸,哪还有什么八面玲珑能言善辩了。虽不晓因由,但他察觉得出父亲不喜欢舅舅,孩子心性使然,便也跟着不喜。

定孤尘不像竹马那般心思简单,整日傻乐。他遇事总会多想一层,就比如眼下,他听得出三皇子此次是来者不善,别有用意,而他皱眉是为着堂内的顿挫机锋,而非是出于对此人的不喜。

思虑间,堂室内传来定重山浑厚低沉的声音。

“殿下谬赞,末将只是尽忠职守,为陛下、为大凉尽一份绵薄之力。边疆百姓的安宁,乃是陛下圣德所致,重山不敢居功。”他回应得从容,谦逊和表忠心一处也未落下,“末将与众将士,不过是执行陛下的命令,共同肩负起戍边守土的重任。”

三皇子身子挺得笔直,他习惯性地抬起手,轻抚着右拇指上的红玉扳指,长目半掩微垂,面上始终一派和善含笑。只是温煦的目光深处,藏着若隐若现的幽暗,让人捉摸不透那内里究竟打得什么诡道迷阵。

见定重山气定神闲,他便也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端起面前的茶盏,轻轻吹散热气,浅啜一口,转而道:“此次前来,本王虽担监军之名,实则是代父皇探望诸位戍边功臣。自古明君亲征,以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如今父皇年事已高,便由本王代为践行……不过,也请将军放心,本王经验浅薄,不敢妄自尊大,此次抵御西凉大军,本王所率的十万精兵,悉听将军调遣。”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