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9(1 / 2)
……
十三心头记挂着五子围上次的那番提醒,思来想去,觉得未了这件事,除了元神落了伤所致,最有可能的便是私改命格出了岔子,无论是哪一种,的确有必要去寻崔判问一问。
于是乎,宿醉的酒气还未散尽,一清早她便拉着白骨兄长一同去了冥司。
……
“倒未曾听说过…”
崔判面对急匆匆找上门来的十三,和明显挂着一脸欲言又止的五子围,下意识甩出一道隔音障,将那杏林小院遮了个严实,以免里头刚刚入睡的小书生被吵醒。
W?a?n?g?址?发?B?u?Y?e?????ü?????n?????????????????
“命格轮空而已,就算出意外,也是起于外境而非内,更何况你将他的梦都切断了,受损的元神连梦魇都没机会接触……按道理,只要无外在刺激,他是不大能被唤醒前世尘影的。”
五子围忍不住桃目飞挑,一眼便看穿这粉底靴老流氓是独占欲作祟,才不是怕吵醒九溪。
嘴角的讥诮压都压不住,但好歹记着自己尚有所求,便止住了口中那二两揶揄。
十三却无暇理睬崔行之的小动作,开口道:“不止是前世,”一双狐眸沉了又沉,皱起层层波澜,“他甚至忆起了南楚那一世,只不过记忆并不周全,似乎是…仅知晓了部分因果,但不知自己的本源,也不知他与我还珠之事。”
崔行之闻言,浓眉一挑,深眸划过讶然,判官笔在指尖上悬浮悠荡,陷入沉思。
再开口时,多了些意味不明:“你可曾听说过婆娑果?”
十三微怔,下意识地摇头,而后看向五子围,却见对方也是一脸未知。
只是…
十三蹙了蹙眉,身为杂毛十三她自是没听过,然在玄墨的记忆中,似乎对这名字有些不那么真切的印
象。
崔行之也没打算任她乱翻回忆,自顾自提起玉笔,对着面前的虚空轻触点画,幻出他典籍阁的镜像,一边隔空翻找,一边解释:“婆娑果,又名因识果。因识、识因,顾名思义,服食此果可使知晓曾经的某些因果业缘…不过嘛,”他顿了下,嘴角露出些诮意,“这种知晓,可不是唤醒元神深处的记忆,而是强行挖出执念,也就是说,服食者识海中涌现的所有记忆都是不完整的,仅仅是出于「我相」的视角,只知晓那些最为令他困苦的感受……未了的状况,便是如此,他的性情大变,已不算多严重的后果。需知肉身凡胎一向脆弱,且心念意识最是能影响因果共业,故而才有入轮回前饮孟婆汤的规矩。擦除记忆,从不是惩罚,而是保护……在识海中,为过往累世的记忆添加一重又一重的屏障,是为保护灵魂本性的安稳,也是为肉身减轻负担……而他之所以没能记起自己为何入凡,是因还珠发生在他肉身死后,本不痛苦,也不是执念所在,况且还珠之事被他元神封禁得严实,婆娑果自然挖不出什么。”
判官笔翻飞不休,终于在不知尘封了多少年的角落里,挑出了一卷不过巴掌大小的画轴,而后推向已然满面凝肃的十三。
卷轴利落展开,露出内里的画像——是一株结满果实的植物。
青叶紫华,蚕豆大小的肉粉色果实,每一颗都由一根长长的伞状梗系在紫色蓓蕾的苞芯处,好似盏盏提灯,晃动着幽火微烛。
在看清面前漂浮着的画像后,十三便推翻了先前的困惑,她曾经,的确见过此果,而彼时,这果子正被凌霄一颗颗地扔进炼丹炉里……
十三心底涌入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雾障。
“可、可这果子…应该不常有。”至少她确定,在太初山从未见过。
崔行之收起镜像,将玉笔挂在指尖,一张冷面多了几分深意,“非是不常有,实际上,这婆娑果只生长在昆仑的首阳山阴,由凶兽蛊雕看守,可以说,十分罕见,且难取。”
难取?可她记得凌霄不止一次用到这果子,不过那老头连幽都都敢闯,去昆仑,约莫也是有些野路子的……
凌霄是为炼丹,那么又是谁带着何种用意寻来此果喂与小和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