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7(2 / 2)

加入书签

自古以来,鬼神最是八卦,梵境也不少碎嘴子。

别家的徒子徒孙成日里排着队要入凡「普度众生」,唯有他护着无染不放行,连佛祖见了他都不免调侃几句。

迦耶无奈,只好装装样子。

于是他封住了无染的修为,化其为肉体凡胎,权当充个数,欲言又止地将徒儿送下界。

却说无染按照迦耶的要求入凡间观百态,习人性,修本心,在人间游历数年后,方寻得一处山谷闭关参悟,不成想,竟阴差阳错地卷入一场神兽的渡劫中。

至此,也惹出后头这一趟还珠之旅……

须知种因谱果,皆为变数,亦为定数。

迦耶瞧得真切,自己这徒儿显然是凡间一遭便落了心执,钻了因缘的天命锁,不由喟叹惋惜。

早知如此,他便不该为着那点儿嚼舌根就让自己的宝贝疙瘩下凡一遭,又何至于落得今日苦果?!

无染却不知师父心中所想,而今,他连自己的本心都参不透。

一重又一重的经历化作镜痕叠落,那无疑是熟悉的。

可带给他的波澜却又是近乎陌生的失控。因为失控,故而心生忧惧,因为忧惧,又难免想要逃避。

佛法讲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但并非真的「无」,而是念而无念,知而不随,相而无相,体悟非相,见相而见性。

众生之本性即为无住。

可这梦幻泡影在他的镜中晃了一遍即住下了,去不掉相,亦抹不净痕。像灭,相未必,本心为空,他原是懂的,可如今又不懂了,走一遭,便迷了心眼,「即非是名」忘了个透,再难见如来。

迦耶面对陷入了执空之境的徒儿,只得耐心开解。

“你这几世轮回,为的便是与她还珠,而还珠即是身死。故而,你遇不见她,才是安稳;若相遇,便注定是劫数缠身。对肉身凡胎的你而言,这无异于一次次被迫「求死」…你的阿赖耶识虽清楚地知晓一切,但沾染了尘欲的末那识却会因执念而痛苦。”

无染听罢,却只想回归空性,抹去镜上痕,压抑着已映入镜中的缘法,不承认因法而生的境界,强迫自己离欲,然不知如此即是落入了寂空,成了另一种执念。

“我执……既身心俱空,何来发心?一切不过梦幻泡影,徒儿还是掉入妄念执着的漩涡了……如「八识规矩颂」所言:七识染污名末那,恒审思量我相随,唯有洞悉此机,方能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师父且安,徒儿既知晓了这妄念幻相,便能入定破之。”

迦耶摇首叹息:“虽然净土是空性,但佛陀菩萨仍然要在这空处里面创造净土,来教众生学习空性,再回归自性,因在此山中,无知空不空……你于世间行走,也常青灯古佛苦做修行,当知「欲得净六趣,先需染烦恼」,亦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须知我执之绳虽缚众生,抽丝解缚者,亦唯此绳而已,若无「我」字绊脚跟,谁向荆棘丛里证涅槃?正因末那我执,驱驰众生轮回,历境逢缘,累生累世即是修行,而后觉,觉后悟,方知真空,渐臻妙境。”

其实,他私心里,是不希望徒儿与那玄狐产生瓜葛的,但他也明白,这前缘是早就写下了。

迦耶成佛的时候,是在六域分定之后,他并不认识那玄狐,后来为着无染还珠,他四处打探,方知晓当年的一些事。

因果不昧,而非因果不沾。毕竟众生皆跳不出因果。

总的来说,他尊重徒儿的选择,但更希望他能破除心执。

“你从前,无知无觉,懵懂混沌,虽无妄念,亦非真空,未历我执千劫,怎识空花幻影?而今也算是苦海走一遭,虽溺六尘,为爱欲所磨,然恰为般若光发端,亦涤业障,亦炼真金…实为幸事,且莫要反入空执才是……”

无染抬首,墨瞳布满了茫然求索,而师父的箴言诤诲,他一时半刻又难以解悟。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