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 / 2)

加入书签

历次征战,要么根本不接受纳降;要么几万的降卒,都是我看着杀的。

大部分时候不接受,是因军功爵制以人头论功劳,满军将士都需要杀人;而当选择俘虏后,我也并非没有让人快马回来向吾王请命过,但他从不给我答复,或者干脆就只回一张白帛,让我自行决断。

我军粮草有限,根本不能养活那么多张嘴。放回去更不可能,仗就白打了。

吾王的白帛真正意为,杀尽且只能杀尽。并且,他什么都没有说。杀降这个命令由我来下,这个恶名须由我来担。

杀降数万在他眼里,是个约数。可流血漂橹之景,我是亲见的。

他不知道,这张白帛曾一度成为我的噩梦。

我并不是那么喜欢杀人。

对着元琅轩纯然的脸,我只能道:“小公子学百家主张,只为了解即可,莫想这么多了。”

“可我就是想不通,兵家教我怎么杀人,可儒家又说应当行仁义之道,兼济天下……”元琅轩正嘟囔,一抬头望向我身后,惊得跳起,躬身行礼,“见过王兄。”

我还坐在原处没反应过来,一个脑袋已轻轻蹭到我颈边,热气扑耳:“嗯?阿珉,你们在聊什么?”

吾王身形轻盈,一点脚步也无,偶尔真是和鬼一样。

站起,跪礼,让座,解释。

元无瑾揉了揉元琅轩发顶:“阿珉说得没错,你书才学了半两,想得倒挺多。百家主张不同,辩是辩不完的。”

元琅轩眨着眼睛:“可是王兄,臣弟学书是为了通道理,若想不通心有疑惑,以后怎么学都会挂念。”

这几日我听话留住宫中,吾王心情似乎不错,或许有些事情,我能够借此机会谏言。便道:“王上当年在代国太学,也常与其他公子辩学。这亦是读书明理的一部分,臣以为,王上可以听小公子讲讲。”

元无瑾向我一笑,微微颔首:“那好,琅轩就说说你的想法。”

元琅轩站起,退到空地,恭恭敬敬向吾王一揖,再向我一礼,道:“王兄,承将军,臣弟觉得,大殷推行商君之法,结合兵道攻取六国,对所有人都过于严苛了。百姓不是一根根木头,峻法重压久了一定会生不满,弓一直绷着,弦都会断,何况于人呢?”

元无瑾垂下眼,在铜盘中拣了个葡萄咬来吃:“听来你崇尚儒家。琅轩可有想到当如何以儒法治国?”

元琅轩尴尬起来:“臣弟……还没细想,似乎也想不出。”

吾王淡淡道:“那就多学,先学再想,以后思虑周全了来跟王兄汇报。”

元琅轩道了是,灰溜溜地坐下来,翻案前的竹简看。元无瑾心情越发好,还给他剥了个葡萄,又给我剥一个:“阿珉也吃。”

我双手接过,缓慢一口口用下,这样比较不失礼。

元琅轩看书,吾王又在摸他脑顶,这画面真是和蔼,叫我想起了在代国时,姒夫人常常给他做一桌丰盛晚膳,还让他缓点吃,别噎着。

我尝试道:“王上,臣斗胆进言。臣也以为小公子的观点有可取之处,儒家之道应该逐步融入商君法中,将来推行仁政。”

不知是否看错,我此话出,元无瑾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