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1 / 2)
因为没有题目不限制发挥,随便作首诗就可以糊弄过去。
但他能随便作吗?
他要是敢随便写首诗词应付过去,明日冀州府就得传遍了,江南第一才子粱柳芳浪得虚名,教出来的弟子狗屁不是,别把粱老气得厥过去。
陈青岩握着竹签坐下,心里开始盘算着如何写这首诗。
这功夫最后一枚签子也被刘昌邑取出来,他的题目是以春景为题赋诗一首。
陈青岩不免又在心里感叹自己手气臭,自己要是抽中这枚签子就好了,这一路上他们三人作了不知多少首春日为题的诗词,其中不乏被师父称赞过的句子,拿出来用肯定能惊艳众人。
算了,签子抽都抽了只能硬着头皮写了。
第一个抽完签子的秀才已经作完诗了,他写了一首《花鸟吟》。
“东风昨夜过西园,吹落棠花扑绣帘。黄鸟不知春已老,犹衔碎瓣戏雕栏。”短短四句诗有花有鸟,算是扣题了。
但意境差了几分,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算不得出彩。
老秀才也自知作的一般,自嘲道:“朱某才疏学浅,还望后面的学子能写出更好的诗。”
第二个学子也写完了,他是以风雨为题做五言绝句,“乱叶打寒窗,孤灯照影长。风声如怒客,雨箭射愁肠。”
大伙纷纷品鉴起来,最后一句写的妙啊,怒客和雨箭写出风雨的无情,平添了一股萧瑟之气。
“好诗,好诗!”有人带头抚掌称赞起来。
这名学子眼里掩不住的得意之色,拱手回礼,“谬赞了,谬赞了。”
轮到方文科的时候,大家都停下议论声,静静的等待他开口念诗。
“《江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①
他念完诗所有人都静默了一瞬,在心里重复念着这几句诗,过了半晌朱秀才率先开口道:“这山水诗写的绝了!山水景色跃然于纸上,恍如画卷一般让人身临其境,这首诗绝对是魁首了!”
坐在旁边的学子哼了一声,“这话未免说的太早了,后面还有七个人没作呢。”
也有看不惯方文科平日做派的小声蛐蛐道:“江州离冀州六百余里地,也不知是那年那月去的,这诗不知做了多久了。”
方文科冷哼一声不屑道:“你当谁都喜欢拿旧诗滥竽充数?”
后面抽签的几个人脸一红,他们就有拿旧诗凑数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才高八斗,张口成文啊!
陈青岩被吵嚷声干扰的没什么头绪,咬着笔杆看向身边的人。
青淮已经开始磨墨看来心中已经有了内容,后面的刘昌邑也开始埋头写字。
陈青岩闭了闭眼,将思绪放空,脑子里不知怎么突然涌出那日离家时王瑛的身。
他帮自己整理着衣领,嘱咐在外面注意安全,一股难以言说的情感汹涌迸发,诗句如水流一般倾泻而出,几乎毫不思索的提起笔开始写。
大概方举人的首诗太过惊艳,以至于后面的几首跟他一比都失了颜色,很快轮到陈青淮了。
他拿出自己写的诗时,大伙才坐直身体,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陈青淮抽的签子是以美酒为题赋诗一首,他很少饮酒,唯一几次都是在伯母家,特别是去年八月十五印象深刻,便以此为题写下了这首诗。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念诗:”《对月独酌》,玉壶倾琥珀,独饮对婵娟。欲问广寒客,今宵醉几年?”②
屋子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大抵是因为粱伯卿的缘故,每个人都对陈青岩和陈青淮二人格外关注,连带着他们做的诗也成了众人品鉴的重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