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1 / 2)
见她的话,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早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人。如今见他们被生活逼迫的要寻死,心里别说什么滋味了。
大伙把人扶进洞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过来安抚,“好死还不如赖活着呢,老张婆子你可不能再想不开啊!”
“就是就是,你要死了以后谁跟我吵架?”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说道。
两人是住对门的冤家,自打成亲便开始吵,吵了几十年了,如今见她突然要吊脖子,心里也急的够呛,哪能就这么走了啊……
王瑛知道村民都在担忧生计,得给他们个念想。
他起身清了清嗓子道:“大伙别着急,雨停了明后天咱们就能下山了,趁着月份还没过去,赶紧补种一茬粟米,今年不收租子,到年底大伙就都有吃得了!”
夏季不能补种小麦,因为麦子必须经过低温春化和光照阶段才能发芽,夏季种小麦虽然也能长出来,但却只长苗不长穗子,种了也是白种。
有人念叨,“哪来的种子啊……”
“我给你们买,一家三十斤粟种!”
大伙一听瞬间有了精神,“三十斤粟种?东家去哪里买?能买到吗?”
李氏拉了拉王瑛的袖子,“阿瑛啊,咱们连个骡车都没有,怎么买啊……”
“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有人道:“那这几个月怎么办啊?咱们带的粮也坚持不到秋天呐……”
陈喜握着拐杖敲了敲地面,“啃树皮,挖草根,怎么着也能坚持下来,难道你们还想让东家管着吃喝不成?!”
大伙不再抱怨,有了粮种就有希望,总归是有活下去的办法!
*
翌日一早,下山探查的汉子回来道:“水又褪了一尺多,西边有条小路已经能走人了,咱们下山去吗?”
“下山!”
大伙挑上行礼,扶着老人抱着孩子,排着长队缓缓的走下山去。
跟昨天想比水位已经下降很多了,不少地方都露出残垣断壁,大伙按照记忆中的位置纷纷寻找自己的家,看看在泥沙下面还能不能找到些吃的用的。
王瑛他们也回到别院,院墙已经没了大门倒是还在,光秃秃的立在原地看起来有点滑稽,房子也被水冲的七零八落。
李氏一边走一边叹气,“也不知道镇上的宅子怎么样了,这么大的水怕是也得被淹。”
王瑛道:“明日咱们就回去,先把这里收拾一下,看能不能找辆骡车。”上山的时候骡子一道牵上去了,没有车的话只能驮着东西走回去。
元宝趴在王瑛的背上,看着熟悉的家变成不认识的模样,忍不住抹起眼泪。
好不容易把元宝哄好,让他抱着大橘跟木头和春生坐在石头上等着,自己则跟陈伯和墩子进去翻东西。
正房四堵墙都在,但屋顶没了,里面也被冲的不成样子,水落褪去留下的泥沙足有一尺多厚,踩在上面陷到脚腕根本走不动路。
翻找了一圈还真把骡车找着了,只不过车辕断了,得找块木板修上,眼下没有趁手的工具,待会看看其他人有没有锤子锯子。
仓房被水冲开了,里面的布匹全都没了,王瑛有些后悔,当初还不如一道放进试验田里。布虽然不值多少钱,但灾后想买都不好买。
等这些东西从外地运过来,价格不知抬高多少倍。
青芸和林穗在后院翻了半天,找到针线盒子和一块小铜镜,这些东西甭管有用没用全都拿上。
大雨过后天空仿佛被冲刷干净,太阳亮得刺眼,快到晌午的时候外头站不住人,大伙只得找背阴的地方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