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2)
衣服,“唉哟!家里没事吧?”
“没啥事,多亏了嫂子给了那么多粮,一家子都没挨着饿。我在脚行干过七八年,认识不少朋友,后期把人组织到一起每天在家附近巡逻,遇见想要偷抢的就把人打跑。”
光是听着就知道凶险万分。
王瑛道:“那现在如何了?”
“十月末的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才陆续发下来,城中百姓好了许多,不过也有不少人饿死在家中,现下县城的粮价还居高不下,我这次来想着顺路在府城买些粮运回去,转手能赚点银钱。”
曹坤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十多个伙计赶着七辆马车一起来的,其他人被他安置在城中的驿站里没过来。
脚行大掌柜的水患时带着几个兄弟出去买粮,结果半路被劫了,车马和粮食都没了,人也死在了外头。
逃回来的伙计主动找到曹坤,希望他能接手脚行,如今他算是脚行的大当家。
王瑛道:“刚好我认识城中粮行的东家,今天休息一日,明天带你过去问问价格。”
曹坤惊喜不已,原以为到了府城还得自己去打听粮价,没想到表嫂竟然结识了粮行的大东家!心里对王瑛的敬佩之情更胜。
晌午王瑛在祥和楼定了桌饭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四婶还是头一次见曹坤,把提前准备给秋儿的孩子贺礼交给他,是一副跟元宝一模一样的银项圈。
“秋儿成亲的时候,我和你四舅都在鄯州回不来,本想着等过了年,青淮县试的时候一起回去看看你们,如今你来了正好把东西带回去。”
“多谢四舅母。”
“不必拘礼,咱们家人口单薄,亲戚们离着又远不能时常走动,只盼着你们小辈能往一起凑合,拧成一股绳过的越好我们才放心。”
古代讲究的是人丁兴旺,一家子齐心协力过日子。
照比世家大族来说,陈家确实人丁单薄,二房暂且不论,大房只有青岩和青淮两个男丁和青芸一个姑娘,陈靖是俩儿一女,但小儿子今年才五岁,跟他们差的太多了。
三姑只有两个哥儿,如今都嫁了出去。
林穗是十月份成的亲,婚事办的很简单,只男方那边摆了几桌喜酒,请了县城的几个亲戚。
府城这边没给消息,离着这么远王瑛他们又刚刚安置下来,陈容不愿劳烦他们再跑一趟。
李氏惊讶道:“穗儿成亲了,不是说明年才成亲吗?”
曹坤道:“是黄家那边着急,穗儿自己也乐意,两相商量下来就把婚事办了。”
提起这个弟婿曹坤不太喜欢,黄永仗着自己读过几年书,说话总是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嫌弃曹坤是做脚行的商人,每次见面都是不冷不热的。
时间久了曹坤也懒得搭理他,自家几个表兄表弟读书比他厉害多了,也没见像他这样目中无人的。
不过这些话只跟林秋念叨过几次,其他人没提过,毕竟都是亲戚不愿意闹得太难看。
一顿饭吃到日头偏西才散场,大伙步行着回了家。
曹坤还得去客栈去瞧伙计们,约好明天一早过来跟着王瑛去拜访粮行的东家。
晚上王瑛带着元宝进了试验田,距离上次来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元宝高兴的在里面蹦蹦跳跳一会儿揪个果子,一会摘朵小花。
王瑛则把这这段时间赚的银钱清点一下,明日拉到钱庄都兑换成银子省的占地方。
从开业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共赚了四百七十多贯,加上之前剩的银子,如今手里又有六百多贯钱了。
距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试验田里第二批的蔬菜也已经陆续成熟,目测过年前后还能卖一段高峰期,把这一茬菜卖完手里的银子至少能攒到一千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