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0(1 / 2)

加入书签

子都被泡烂了。虽然最后朝廷准许重考,但以防万一还是提前检查好。

陈青岩道:“第一天不发试题吗?”

李禀文摇头,“六七百号考生,光搜身就得搜上几个时辰,再安顿妥当基本上大半天都过去了,哪还有时间发卷子考试。”

“六七百人呐?”陈青淮有些惊讶。

“这还是少的呢,上一届更多,大概八百多人。”这场洪水使得不少地方受灾严重,所以考试的人也少了许多。

粱伯卿没跟他们一起走,先去了卢老家里,二人结伴去了贡院。

贡院附近有间茶楼,是卢老的弟子开的,提前留了一间靠窗的屋子。

二人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长队,卢仲奇捋着胡子道:“每次乡试看见这些考子都感觉好像回到了当年……”

粱伯卿摆手,“我可不想回去。”

他就参加过一次乡试,然后搜子的时候就被驱赶出考场,那种感觉时隔三十多年依旧记忆犹新。

卢老忍不住哈哈的笑起来,“不提了,不提了,倒是今年参加乡试的考子照比往届少了不少。”

“北方的考子历来都比南方少,扬州府上次乡试是两千一百人,估计今年人数更多。”盛世就是这般,人才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数万个考生只取前两百名。

寅时末王瑛他们才挤过来,刘家夫人提前订好了酒楼雅间,一行人直接去了二楼。

来的时候秦芙蓉和两个女儿已经到了,正站在窗边朝下面张望。

这处雅间的位置好,视野开阔,大家伙在屋里就能看见下面排队的秀才们。

王瑛离老远就看见陈青岩和陈青淮,以及李家表哥和刘昌邑。

四个人靠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什么,看得出表情都很轻松,没有考试前的紧张感。

倒是楼上的几个妇人一个比一个紧张,李氏是三人中最紧张的,身体都微微发抖,抓着青芸的手嘟囔道:“阿弥陀佛,文昌帝君保佑我儿一举高中。”

秦芙蓉的倒是还好,儿子才十八岁,这次考不中再等三年也不迟,等考完试就把婚事办了,先成家再立业。

方菱的想法跟她差不多,不管青淮这次能不能考中,考完她都得回鄯州了。

自打上次送来信她便日日睡不好觉,总惦记着女儿的咳疾,也不知陈光有没有找到药方给送回去。

王瑛也紧张,不过照比她们好一些,目光始终放在陈青岩的身上,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辰时左右贡院的钟声响起,钟鸣沉闷悠长,震得旁边树上的鸟儿纷纷飞起。

站在外面排队的考子们也停下议论的声音,所有考子按照各县所属依次排好队伍。

陈青岩和陈青淮都是龙泉县,二人找到县城的队伍,还看见不少熟人,其中有几个也在府学念书。大家简单的打了声招呼便沉默着排队等着入场了。

李禀文回到田阳县的队伍,这边好多人都是他同窗,大家小声议论起这次乡试来。

“听闻府学今年有几位非常厉害的考子,不知这解元会花落哪家?”

“你说的是那个小三元吧,他还是是粱柳芳的弟子,这次乡试怕是能拔得头筹。”

“对对对就是他,听说他还有个弟弟也是才高八斗。”

李禀文站在旁边没出声,心里暗道这两人可都是自己的表弟,颇有些与有荣焉。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