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2(1 / 2)

加入书签

那可有得说,我听当地说早先那里是羌戎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汉朝的皇帝将那里打了下来,就成了咱们汉人的地盘。如今还有不少村子都说着蛮语,不跟咱们汉人通婚呢。”

“羌人跟咱们长的一样吗?”

“不太一样,他们那边的人五官粗犷,头发卷,男子脸上多须,到了陇西那边还能碰上黄头发碧眼睛的大月氏人,像小鬼似的……”

元宝支着下巴听得认真,他还没见过外族人呢,心里愈发期待到鄯州了。

第199章

走到第十九天的时候终于快到黄河岸边,要想继续前行就得渡河了,否则得绕上很远的路才能过去。

渡河不光人要过去,车马也得过去,不然到了对岸怎么赶路。

上一世他没亲眼见过黄河,只在电视和手机上看过,如今第一次走到黄河边,那种震撼的感觉简直没办法用语言表达。

河水自西裹挟黄土,蜿蜒如母亲臂弯,水色浊黄却映着千年血脉。

时有波涛汹涌拍岸,仿佛絮絮叮咛,时而平缓如镜,倒映天光云影,恰似温柔凝视。

她以泥沙哺育城池村落,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同时这位暴躁的“母亲”又在每一次的泛滥中鞭挞着两岸的儿女。

秋季属于黄河的过渡期,水流不像雨那般湍急,水面宽阔到一眼望不到边,这还不是最宽的河道,毕竟横渡肯定要选择路程短的地方。

河面上能看见不少来往的船只和捕鱼的渔民,大船几十米长,小船一叶扁舟,把河面点缀得繁华热闹。

老李头去找船渡河的船工,此行一共是六辆马车,至少要三条中型的板船才能载过去。

所谓板船类似加大版的竹排,上面是木头排子下面绑着吹起来的羊皮,这种船也叫羊皮筏,是专门用来运送过往车马的。

老李有熟识的船工,过去打听了一下就找到了。

“嘿,杨拐子别睡了,来活了!”

躺在草堆里的老头被他吓了一跳,睁开眼看见是老李头,笑骂着坐起来,“你个老不死的,啥时候过来的?”

“刚到,准备渡河过来瞧瞧你还活着没。”

“你都死不了,我更死不了。”

老李指着对方哈哈大笑起来,这老东西半点口舌上的便宜都占不到,伸手从包裹里掏出一袋子焊烟叶扔给他。

“又给我拿了这么多,今天就要过吗?不在这边住一宿,我那有壶好酒。”

“今天就得过去,这次除了送货还送一位官爷去鄯州上任,耽搁不得。”

“原来如此,我就说你这老货怎么突然改了性子,连酒都留不下。”

老李搔了搔头发,“给我留着回来的时候再喝。”

“行,要几个羊筏子?”

“六辆马车,得要三个大筏子能过去。”

“我去叫人。”他跛着腿朝码头边走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把羊皮筏子安排好了。

偌大的羊皮筏子停靠在码头边,两个力工在岸上牵着绳子,防止筏面倾斜,车夫慢慢将马车赶上去,期间一定要小心,因为马儿都是第一次乘筏子,万一受了惊在筏子上乱跑乱动上面的人都要遭殃。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