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1 / 2)

加入书签

继下了马车,陈大顺赶紧拉着自己的儿子上前给东家磕头请安。

“快请起。”一别经年大伙看着熟悉的家门,心中百感交集。

院子里拾的十分干净整洁,跟当年离开时没什么两样。

早在年底的时候,二顺就给家里写来信,告诉大哥东家年后可能要回去,所以陈大顺早早就将前后院子以及各个房屋打扫干净,还抽空换了窗纸和碎瓦。

进了正堂,陈大顺叫儿子去沏茶水,因为人太多了,来奔波又都挺累的,所以也没怎么寒暄,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就去后院安排住处休息。

以前王瑛住在老宅时觉得十分宽敞,住上十几口人都不拥挤,如今人多了瞬间感觉老宅都小了。

不过住不了几天,挤挤也能住下。

四叔他们留在前院跟陈大顺攀谈起来,打听这些年家乡的变化,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说起变化,确实挺大的,自打老爷考中状元后,没过多久镇上就来了不少外地人,说是想看看状元郎住的地方什么样。

那些人不光来老宅这边看,还有人打听出陈家庄的宗祠,特地过去拜拜想要沾点状元的文气。

时间久了来的人越来越多,总这么拜祠堂也不是回事,庄里的百姓们一商量,干脆在旁边山上建了个文昌帝君庙。如今香火很是旺盛,这不今年县试前来拜的人可多了,不少人拜完会再镇上留宿一宿,所以镇上又开了不少客栈。”

陈靖捋着胡子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来时见镇上多了不少客栈。”

本来清水镇只是个不太富裕的小镇,因为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并非交通枢纽所以发展的十分缓慢。

如今旅游业发展起来瞬间不一样了,外地来的人住宿、吃饭顺便买点当地的特产,收益不就上来了吗?

千万别小瞧了古人的消费水平,想当年李氏为了给儿子求平安,都舍得往寺庙里捐上百贯,那些想要给孩子求高中的,自然也是舍得香火钱。

陈大顺继续道:“寺庙这几年收的香火钱不少,每一笔都记在账上,前年由我爹牵头,将咱们清水镇的路都重修了一遍,从镇上去陈家庄的路也都铺好了,以前回去一趟得花三个时辰,如今两个时辰都用不上就能到。”

大伙纷纷感叹这事做的好,修路既方便了外来的游客也方便了镇上的人,算大功德一件。

陈青岩道:“说了这么久,怎么不见陈喜叔?”

陈大顺声音顿了一下,眼圈有些泛红道:“去年九月份,我爹突然得疾病去了……”

大伙一听纷纷叹气,“陈大哥节哀。”

站在旁边的二顺也红着眼睛啜泣起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是过后才接到的,因为老爷子走得太突然,离着又太远没办法及时回来,所以丧事全都是大哥大嫂一手操办的。

这次陈二顺也是来给父亲上坟的,自己没能给父亲送终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大顺拍拍弟弟的肩膀,“爹知道您给东家效力,他不怪你,临终前还让我嘱咐你,好仆不侍二主,东家老太太、老爷和郎君都是顶好的人,待人和善宽容,你要好好在身边侍奉。”

陈二顺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呢,如果当年没跟着老爷和郎君出来,自己也许还在陈家庄种地呢。

这些年他在府城见过了大世面,能在富贵人家里当管家是多荣耀的事。

晌午陈大顺在酒楼订了饭菜,以前清水镇是没有大酒楼的,只有几家小食肆做的饭菜味道也一般。

这家新开业的酒楼听说老板是从府城过来的,做的菜也都是冀州府那边的口味,味道吃起来不错。

吃完饭王瑛和陈青岩带着元宝回到熟悉的院子休息,元宝大了不能再跟他们睡一间屋子,王瑛把西屋收拾出来让他单独居住。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