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孩却要被不停地被质问。

你是不是故意想红,你是不是认出他想蹭热度,你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你是不是被有心之人收买故意整男教授,你是不是……

女孩的信息也被曝光,照片,学校,身份证,人际关系……网友们从蛛丝马迹,从只言片语,从不知真假的爆料,判定她是个坏女人,是个荡/妇,是个撒谎精。

所以,有问题的一定不是男教授,而是这个女孩。

然而,只有苏雅琴那六个女人才知道。

女孩说的是实话。

她没有多想。

因为杀死她们的凶手就是照片上的男人。

她们也因此意识到,这个男人并没有收手的打算,他还在寻找猎物。

这里镜头非常有趣,一镜到底,平滑地从深夜里的窗外划过,将窗户里看到热搜,心绪飞扬的六个女人收入画面。

接着镜头一转,她们在互相没有联系对方的情况下,先后出现在她们之前一起寻找凶手线索的废弃工厂,镜头还在连续,从另一个方向推回来,将站在水泥柱子间,沉默但决心已下的女人再次依次拍摄下来。

全程无声,却大声地宣布,这场复仇,正式开始。

或许说复仇并不恰当。

因为她们不是为了死去的自己,而是为了仍然活着,但处于危险中的女孩。

杀掉这个男凶手对有异能的她们不难。

难的是让所有人知道这个男人的真面目,真正“杀死”这个男人。

计划,布置陷阱,追踪,正面对抗。

这个过程惊心动魄,很多次切换第一视角,观众代入感极强,都为能不能抓到凶手,让他显出真面目而感到紧张。

当看到她们成功,有的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

无以名状的感动,比对凶手绳之以法的解气舒爽更加强烈。

六个死了都没人用心追究下去的女人,为了与她们毫无牵连的“下一个受害者”,转变固囿一生的思想,鼓起勇气,拼尽全力撕掉了那个男凶手的面具,“杀”死了他。

这比纯粹的同态复仇更加震撼人心。

很多时候,限制女人的不是她的能力,而是被环境灌输的思想,而杀掉一个男人只了结他的生命仍然不够,因为还是会有人拼命为他找借口,想要将他“复活”。

这部电影在许多资深影评人的意料外爆了。

影评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看这部不切实际的电影,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部奇幻的电影里,很多女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网?阯?f?a?b?u?y?e?í?f???????n??????????5???????м

里面的异能虽然不可能发生在现实里,但都曾出现在她们的梦里。

因为被欺骗过,所以希望有读心术。

因为恐惧过,所以希望能飞快地跑掉,远离危险。

因为回家的时候担心过有不怀好意的人藏在暗处,所以想要透视眼,看到空间里隐藏的一切。

因为天生身体素质的限制,所以渴望力量。

随着观影回来的人将电影里引伸的含义一层层剖析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去看了这部电影。

口碑分化很严重,但不耽误这是一部低成本高回报的成功电影。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