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 2)
像杨妧,腮旁有对小小的梨涡,而且性子活泼开朗,见谁都是三分笑,杨婵却安静乖巧,见到生人会怯生生地往后缩。
正如此,杨妧愈发疼爱怜惜杨婵,把她当女儿般看待。
马车刚停,杨婵便醒了。
杨妧手脚利落地给她抿抿头发,把衣服整理一下,戴好帷帽下了车。
早起从霸州出发时还是晴天,不知什么时候阴起来,天空布满乌云,暗沉沉的像是倒扣着的锅底,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严管事商议赵氏,“杨太太,看这天色像是要下雨,您看咱们先寻客栈安置下来可好?”
眼下是在固安,原打算吃完中午饭继续赶路,夜里在庞各庄歇下。明天下午很轻松可以赶到京都。
可若下雨,马车跑不快,天黑前未必能到庞各庄,护院小厮们淋湿了是小事,只怕途中出现意外情况。
赵氏笑着答应:“正该如此,严管事常出门有经验,您决定便可。”
严管事当即指派了两个小厮去安排住处,其余人按计划到酒楼用餐。
吃完饭,住处已经安排好了,离酒楼只一条街,叫做缘聚客栈。
客栈门口种了两棵约莫碗口粗的垂柳,枝条非常繁茂,长垂到地,青翠柔嫩。
杨妧折一把柳条递给杨婵,“先拿着,待会儿姐编个篮子。”
缘聚客栈不算大,只上下两层楼。
刚有一拨客人定下二楼东头的四间房,还余下十六间。为图清静,严管事索性把二楼的房间都包了。
小厮和丫鬟们有条不紊地把箱笼搬进房间。
刚安置好,天空骤然响起一声炸雷,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地落下来。
雨点很快连成线,不过片刻,地面已全湿。
杨妧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四处奔跑躲雨的人们,暗呼两声庆幸。
得亏严管事当机立断,否则稍微耽搁,他们也有可能淋了雨。
伴随着惊雷,雨越下越大,如泼如注。
杨妧掩好门窗,挑出几根细长柔韧的柳条,告诉杨婵编篮子。
没多大功夫,面碗大小的篮子已然编成,点缀着片片柳叶,样子虽嫌笨拙,却是野趣十足。
春笑惊讶道:“真好看,姑娘几时会编这篓子?”
“来济南府之前跟人学的。”杨妧敷衍着回答,把篮子递给杨婵。
杨婵非常喜欢,立刻把两只心爱的羽毛毽子放进去,提着走来走去。
杨妧弯起唇角笑。
这还是当年跟陆府管洒扫的丁婆子学的手艺。
丁婆子不但会柳编,还会竹编跟草编,每年春天都会编几只柳条篮子,插上三五枝应季的花草送给宁姐儿玩。
杨妧心灵手巧,看丁婆子编过几次就学会了。
除了编这种绿条篮子,还可以把柳枝外皮剥掉,编成白条篮子。当然,没经过处理的柳条韧性不足,只能当成小玩意儿,用来盛放东西或者经年使用却是不能。
网?址?发?布?y?e??????ù???€?n?Ⅱ?〇????5?????o??
重生后,杨妧一直跟在关氏身边,没法解释自己如何会柳编,所以这些年都不曾编过。
除了手有点生之外,大概的步骤却半点没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