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 / 2)
上官锦想要赖在锦官城,那就由着他,左不过这天大地大,他管不了一个大活人。秦暮南征在即,杜鸿答应的出兵越国的事也近在眼前,良姻分不出多余的心思。一来越国那边传来消息说赵司义大约是察觉到蜀国的意图,如今多有戒备,二来蜀国南边的南蛮国很是嚣张,不得不战,那可供良姻调用的钱粮就少得可怜。
从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的缺填不上,纵有张良计、韩信兵,那也是无可奈何。这事儿烦了良姻好些时日,也和杜鸿、杜寰商议许久,只是一直没能拿出个主意来。
最后是上官玉一气掏出整整三百万两雪花银,厚厚一沓银票往御案上一放,差点儿没把杜鸿的眼珠子吓出来。
“这、这这这……”
他一惊之下被茶水烫到舌头,身边跟着的大内监连忙唤人奉上冰块来让他含在嘴里,好一通折腾后他才含糊着问,“白先生,这是哪儿来的银钱?!”
上官玉斯里慢条,放下手中茶盏,“上官家的家主临去前留下遗嘱让我继承家印,区区三百万两,我还是动得了的。”
上官家的家印……杜鸿脑子里啪嗒啪嗒打起小算盘,谁都知道上官府财通天下、富可敌国,拿到他家的家印,何愁拿不下一个越国!
他看向良姻,“小姻,如今银钱有了着落,那……小姻?”
良姻正在出神,杜鸿一连喊他好几声才猛地反应过来,慌忙低头掩饰方才的失态,“是,多谢陛下。”
杜鸿不明所以,上官玉却心中有数。
他方才推脱说是上官锦的遗嘱,可上官锦分明还好好活着,这家印自然是他交到他手上的。良姻是个聪明人,能猜得到其中原委,他对上官锦并非真的无情,又最是知恩图报,怎可能无动于衷?
只是良姻回府后却对这事只字不提,无知无觉的模样仿佛那三百万两银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上官玉不爱管旁人的闲事,并没多问,好在上官锦已经搬出太傅府,两人碰不到面,倒也省去许多麻烦。
一拖拖到锦官城入秋,热烈张扬的凤凰花枯了,满城皆是木樨馥郁的甜香。天气转凉,晨起时还能看见青石板上覆着薄薄的霜。大蜀长鸿元年的仲秋时节,平骁少将军秦暮带兵南下,收复陷落在南蛮手中的七十二部落,卿云也跟着一起。
秋雨初晴,晨光熹微,良姻和良缘一道去城门送他。他看着要比先前瘦弱许多,哪怕裹着毛茸茸的大氅都还像根竹竿,只是眼里依旧带笑,“天冷,快回去吧,不用担心我的。”
良缘撇嘴,“怎么能不担心呀?要去这么远的地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阿暮那么厉害,肯定很快就能打胜仗的!”
卿云提起秦暮的时候还是满眼骄傲,他望向秦暮的方向,年轻的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甲胄,看上去威风凛凛,的确是能让人一眼就心动的模样。
他眼神中露出些许的痴,声音都似是远了,“他会对我很好的,我相信他,和他在一起我一定会过得特别特别开心。所以你们也不要难过,师兄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良姻看他这般模样,更是不解,“他背叛过你,你不恨他吗?”
这话如同冰棱扎在卿云心上,他笑容微顿,收回目光后抿起嘴角,低下头去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他不是故意的,我明白,所以、我还是想爱他。”
01:32:52
第二十四章 还乡
锦官城的冬天是温和的,哪怕起风也不比寿春凌冽。雪下的很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