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2 / 2)

加入书签

“我确定,方老师,请帮我报名。”他的语气很平静,但那份平静下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拗。

方老师拿起报名表,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信息,最终点了点头。

“你的成绩符合报名要求,流程上没问题。”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翻开到夹着竞赛报名表的那一页:“参赛理由这里填一下,回头我统一交到教务处。”

顾玺拿起笔,在“参赛理由”那一栏停顿了一瞬。最终只写下一行简洁的字:“探索物理规律,挑战自我。”

写完,他把表格推回给方老师。方老师低头盖章,将报名表收进文件夹。

就在那一刻,顾玺脸上极淡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情,像是在怀念什么,眼中充满暖意。

“宁一帆,我来了。”他在心里默念。

这个名字像一颗深埋在时光里的种子,此刻终于在现实的土壤里破土。

宁一帆,未来应用物理领域的顶尖学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最年轻得主之一,也是顾玺在未来的研究院中,可靠的同事,默契的搭档。

那个总是穿着白大褂,头发微卷,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讨论起量子隧穿效应时会手舞足蹈的男人。此刻应该还只是个高二学生,正和他一样,坐在某个教室的课桌前,为了全国物理竞赛而埋头刷题。

宁一帆的竞赛履历在未来研究院是公开的谈资——高二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获全国一等奖,同年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以理论满分的成绩拿下金牌,保送清大理工学院。

如果顾玺不参加这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他们就要等到七年后,在“启明星”核聚变项目的研讨会上才能相遇。

彼时宁一帆作为应用物理组的核心成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磁约束改进方案,思路之新颖让在场的老院士都眼前一亮——而顾玺,是他当时的竞争对手。

后来他们就成了同事,成了可以在实验室熬通宵后,一起蹲在路边吃烧烤的挚友。

那固然也是美好的相遇,但顾玺心里总有种莫名的遗憾——他想参与那段更早的时光,想看看那个在全国物理竞赛上意气风发的少年宁一帆。

想在他还是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中生时,就成为他身边的同行者。

“好了,顾玺,表格我收下了。”

方老师的声音拉回了顾玺的思绪。他抬起头,脸上的神情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只有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光亮,泄露了些许不为人知的期待。

“老师,报名表交上去之后,什么时候能参加预赛?”顾玺收回思绪,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

“大概两周后吧。”方老师把文件夹锁进文件柜:“预赛是省里统一组织,笔试通过了才能参加复赛。你先做好准备,这周末我把去年的竞赛真题发给你,先摸摸底。”

“谢谢老师。”顾玺鞠了一躬,接过方老师递来的回执单,指尖触碰到纸张的冰凉质感,却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悄悄点燃了。

宁一帆,我来了!

第78章

虽然很想见到宁一帆, 但他在不同省份,全国大赛前是不可能见到的。此时顾玺也只能专注于学校的物理培训课。

尽管他并不需要,但也不想让自己显得很特殊, 因此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