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1 / 2)
不把人命当命。”
“我是说关勇夫,直到关厂,都有工人支持他,所以我想听听你们这边的说法。”岳迁说:“可以的话,当年的调查记录,也给我看看。”
刘台长起初称已经删除了,板龙市局打来电话沟通,他才找来并不完整的录像。
绝大部分新闻素材都拍自橡胶厂、家具厂,它们确实违规,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但报道中站在风口浪尖,承受最多指责的却是关勇夫。
“只有这一段是违规吗?”岳迁暂停播放。视频中,一个姓李的主任逼迫工人加班,防护服破损,却没有及时提供新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违规现象。
刘台长解释,这一段不是他们拍的,但流传很广,很多媒体都用过,他们没有拍到包材厂的违规记录,所以这段重要素材一直留着。
这仅有的一段成了报道的重中之重,橡胶厂等更严重的违规现象却被剪辑得占据较小的篇幅。
岳迁问为什么会这么剪辑,刘台长说,这是新闻报道的常规手法,关勇夫是第一个去湘永镇建厂的老板,他本人社会影响也最大,从他入手,会热度最大化,人们才会关注。
刘台长还强调,大的电视台都是这么做,这也是他们从“民之眼”取经学到的。
工厂撤出后,板龙市电视台还跟进报道了一段时间,而关勇夫跳楼自杀,是刘台长没有料想到的。他遗憾地说:“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样,客观来说,他是补偿做得最好的,他其他厂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参与报道。他不是被我们逼死的。”
“关勇夫的厂真的违规了吗?”岳迁问。
刘台长犹豫了会儿,“你也看到了,那个李主任……”
岳迁说:“除了李主任,还有吗?”
刘台长摇头,但强调他们的报道没有问题,素材都是真实的,关勇夫的死不是他们的责任。
岳迁问:“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们进行报道前后,有美朱集团的人参与吗?”
“这绝对没有!”
“那‘民之眼’呢?有指导过你们吗?”
刘台长回忆片刻,“魏老师给我打过电话。”
“他说什么?提供报道思路?”
“那倒不是,他看到我们第一期报道了,来鼓励我,说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不要屈服,可以找他帮忙。”
刘台长痛陈当时的麻烦,橡胶厂的老板以前在道上混,三教九流什么都来,一会儿请台长吃饭,一会儿死亡威胁,节目组差点没顶住。而魏晋的鼓励就像一支兴奋剂,让他们这群媒体人再次看到了理想的光芒。
事实证明,那老板不过是纸老虎,在舆论、民意下,很快夹着尾巴跑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