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5(1 / 2)
梁欣说起她与敖春晓的“姐妹情”,语气中充满了怨毒。
合星中学的理科实验班,是学霸学神的集中营,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不仅聪明成绩好,而且有钱,活儿多,擅长交际。敖春晓和梁欣这样天赋一般,家境更一般的人,才是少数。
敖春晓没有父母,老家只有一个爷爷,梁欣的情况看似比她好一点,父母双全,但父母离婚,都不想要她,重点中学的开销很高,谁都不愿意出她的学费生活费,她每次要钱都很费劲。敖春晓明明没有父母,过得却比她滋润,也不像她这样自卑,她总是忍不住关注敖春晓。
宿舍是按照入学成绩分的,两人成绩相近,因此分在一起,整个寝室就数敖春晓最活泼,她当了室长,做表安排清洁名单,谁没做好,她就帮忙。才几周过去,敖春晓的人缘就变得特别好,和同样普通的梁欣形成鲜明对比。
梁欣打从开学,就有深深的危机感,她不如别人聪明,只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实验班有奖学金,也有助学金,她总得抢到一样,不然下学期还得死皮赖脸找父母要钱。她总是躲着学习,害怕别人发现自己勤奋,很少参与班级活动,在班上跟个空气似的。
可即便如此,她的化学还是不行,总分比敖春晓少。她忍不住和敖春晓比较,她们都是拿不到奖学金的,但助学金有希望,可是助学金也有门槛,成绩太差也不行。
第一学期助学金公布,梁欣没能拿到,敖春晓拿到了,不是因为敖春晓排名比她高,而是敖春晓人缘更好。春节,她辗转于父母的家庭,像乞丐一样讨要学费,被母亲赶出家门后,她看到敖春晓的朋友圈,敖春晓正在和爷爷一起包饺子。那一刻,她嫉妒得发疯。
敖春晓仿佛察觉不到她的嫉妒,开学后甚至主动提出帮她看看化学,“梁欣,上学期有点可惜,你要是化学提上去,助学金就肯定稳了。”
如果敖春晓是在讽刺她,她心里还会轻松一点,可她知道不是,敖春晓真就是个好人,衬托得她更像个卑鄙小人。她只得挤出笑容,虚心请教。敖春晓的学习方法和她相似,都比较笨,但比起学霸们的方式,更适合她,她的化学渐渐提上去了,那学期,她和敖春晓都拿到了助学金。
暑假,敖春晓说,香原寺现在很火,听说里面供奉着文曲星,约她一起去拜拜。
两个女孩出发了,寺里人挤人,两人兴致都很高,路过文创店,敖春晓拿起手机链,“梁欣,这个好可爱。”
一个深紫色,一个深棕色,店员笑容满面地推销,说这是闺蜜对链,能保佑她们考出好成绩。
手机链不贵,图个好兆头,敖春晓提议买下,一样的手机挂上成对的手机链,敖春晓开心地说:“我们更像姐妹了。”
手机链一挂就是一年多,到了高三,两人排名都下降了,尤其是敖春晓。六人寝室已经有四人搬出去住,只剩下敖春晓和梁欣,敖春晓时常跟梁欣吐露苦闷,梁欣自己都烦得头痛,但敖春晓的痛苦取悦了她,只要敖春晓考得比她差,她就比自己排名上升还要激动。
敖春晓不怎么上网,对网上的潮流全无了解,梁欣则不同,高一时她就喜欢匿名倾诉,也受到网络文化的感染,她很懂怎么pua一个人。
当敖春晓抱怨成绩提不上去时,她不会送出安慰和鼓励,而是愁眉苦脸地说:“是啊,你就是不聪明,怎么办呢?高三大家都勤奋起来了,你那点优势一下子就没有了。”
当敖春晓说爷爷最近身体不太好,看病需要很多钱时,她看似关心,实则打击,“你要是不来合星的话,说不定现在就能照顾爷爷了,哎,合星真的很贵,要是读不出来,最对不起的就是爷爷。”
在梁欣的话语中,敖春晓一天比一天压力大,她开始自我怀疑,自己真的那么笨吗?为什么排名下滑刹不住车?这样下去,考得上什么大学啊?
“你确实很笨,我们都很笨,可能根本不该进实验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