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 第六十八章[VIP](1 / 2)
第224章第六十八章[VIP]
赵俨——咳,李俨平日都住在军营里,他是个还不曾成家立业的人,再加上家中又有爹娘兄嫂,虽说跟着帝姬时是卖力干活,将自己当成个大人来用,现下父亲来了河北,营中只要有休沐日,他就都要跑回老爹的住所去尽一尽孝道。
军营里的那点苦他吃了几年,早就吃惯了,可帝姬给老爹在真定城里安排了一处小院子,那院子在城西南角上,旁边有个池子,夏日里开满了莲花,风一吹,接天莲叶无穷碧,水面有清风裹着若有若无的荷叶香,飘进小院里,再如何的烈日,只要清风往脸上一扑,立刻就忘了。
因此不仅赵俨爱回家尽孝,两个弟弟也都是孝顺孩子,只要有空,总要跟着一起回去尽孝。
李良嗣回家时,正好就看到自己的好大儿盘腿坐在廊下,吃得满地都是掰碎的小莲蓬,一见爹回来了,立刻就蹦起来规规矩矩行礼。
“你不要替他收拾,”李良嗣制止了一旁拎着扫帚走过来的仆役,“他这样糟蹋院子,让他自己收拾!”
于是这位在外面也领过军的指挥使就低了头,臊眉耷眼地一边干起仆役的活,一边偷偷打量他爹的神色。
“帝姬今日可好?”他小声问。
“帝姬经略千里,焦心劳思,”他爹一边往台阶上走,一边说,“你我也当怀危惧之心,勉之再勉才是。”
这话说得有点场面,李俨一边心里琢磨,一边飞速地将手里的活干完,扫帚推进一旁的仆人怀中,噔噔噔就也跟着上了台阶。
“爹爹思虑之事……”
李良嗣望了一眼台阶下,很有些鄙夷:“一院都不能扫,还要扫天下吗?”
儿子侍立一旁,略想了想,便对那个还在做收尾工作的仆人吩咐道:“下去歇歇,不要让后院的人过来。”
“大战在即,帝姬到底怎么想的?”
“我不是同你说了,帝姬一心为国,”李良嗣说,“你瞧瞧人家刘韐的儿子,聪明伶俐得很!”
李俨就短暂陷入了迷思,不知道自己和刘子羽哪个更聪明一点,更笨一点。
但他爹没让他陷入更久的迷思,而是抛出了一个重量级话题:
“帝姬为你说了一门好亲,”他说,“是真定曹家的女郎。”
刚在爹身边坐下的好大儿一下子就坐不住了,满脸通红,屁股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儿,儿,儿……”
李良嗣皱眉,“你是鹅吗?”
鹅儿子小声说,“儿只是不曾料到,爹爹,人家是阀阅大族,女郎必定既贤且美,儿只怕,只怕就算曹家看在帝姬的情分上,女郎心中也……”
李良嗣又看他一眼,“你心中计较的事,难道帝姬不知道吗?”
李俨一愣,恍然大喜,“孩儿以后必定——”
在父亲的目光下,他住了嘴,往外又看了一眼。
有风进了院子,寻到台
父亲勃然大怒,“你这是什么话!难道帝姬亲自做媒的婚事,还配不上你吗?”
“怎么就配得上呢?”母亲在一边用帕子擦眼睛,“你也不知争一争!曹家家大业大,十五娘十六娘都不曾嫁,怎么偏要嫁我家的女儿?”
父亲就静了一会儿,说:“我争了,这是我争来的,他还不到及冠之龄,已谋到一个宣抚处置司统制的职位,怎么没有前程?”
帝姬说,我们灵应宫有个小郎君很好,弓马精熟,做事也稳妥,在军中已经是个指使,还是辽国大族出身,只是被父亲连累,至今不曾成亲。
她说了这一句,曹家的老太君自然就懂了,这是要给李良嗣的儿子做媒。
自然妇人们是有所臧否的,这要是个少年进士,大家恨不得撒泼打滚儿拽着拖着也要抢给自家闺女;要是个少年举人,那也很值得登门提亲,再三番五次地暗示自家闺女的贤淑与美德……就算是个秀才也好呀!
李家这孩子,书没怎么读,功名自然也没有,倒是跟着帝姬当了几年的小道士!
某几房的老爷无所谓,“不过是个女孩儿,帝姬开了口,吃亏了也算得福了,你不舍得,多给些妆奁就是。”
听了这话,夫人就沉下脸。
虽然都说女子见识浅,她却到底没有大老爷那样的决断,“你说得福,究竟谁得了这福?十六娘虽说是庶出,我要真推她作了这门怨偶,她一辈子耽误,我这嫡母脸上又有什么光彩?”
这话就噎得老爷吭不了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