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4 章 第四十三章(2 / 2)
长公主怎么想?
她说:“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
谁是英雄?谁是好汉?
谁和齐枢站在一起了?
长公主这话,分明是怀疑齐枢的行为不是他个人的决断。
不是意外,不是官员懒政,而是一场犯罪,而且会不会是针对安国长公主的政治阴谋,会不会是一个集团针对安国长公主的政治阴谋?
越往下想越可怕。
他们正在中书省愁眉苦脸时,有小吏跑进来说:张枢密到了。
张叔夜有些杂事过来找他们。
山陵使李邦彦征发役夫修陵,要调动张叔夜麾下禁军的资源储备,要走枢密院的手续,还要门下省最后发令,其中有些细账要走。
他本可以找一个小吏送进来文书,但他自己跑了一趟。
今天天气挺好的,老头儿在城里的某家饭馆吃了一顿好饭,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炙羊肉和小米水饭,但滋味很足,他吃过了一碗饭后,又贪嘴剥了一个粽子,就吃多了。
吃多了也不要紧,他给小吏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帮妻子包粽子去,自己揣着文书,骑着一匹老马往大内去,一路溜溜达达进了中书省。
吴敏还在那想,这破事该怎么办,其中牵扯的官员太多了,转运使,知州,涟水军指挥使,还有他们的下属,都得带进京审问。
可长公主这话这么重,路上稍微有个风吹雨打走漏了风声,这其中哪个直接投水自尽了,怎么办?
是自尽的还是被灭口了,你说得清楚吗?
所以负责派兵的人得找一个最稳妥的,就是那种即使出点事,长公主也不会怪罪的,尤其这里还有涟水军的事,找个军方的人,最最稳妥。
第一人选肯定是灵应军,她自己的兵,打断胳膊往袖里藏,绝不会怪别人;
第二人选是契丹人,比方说萧高六那个小白脸,就算押死了犯官,长公主多看他的脸两眼也就消气了;
但长公主把这事送到中书省来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接下来的事她一点也不沾。
她就是要死站在苦主的位置上,等朝廷给她一个公道。
那第三人选就很麻烦,西军那几个武将?朝廷派任务也派不动呀!
曲端倒是一个好人选,可他又暂时不在。
正好门开了,张叔夜笑眯眯地走进来,冲这群愁眉苦脸的文官们挨个拱手行礼。
“今日这样好,”老头儿说,“诸位相公也跟我似的,粽子吃多了,腹中有气么?”
吴敏原是很器重张叔夜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也一定要拽他一把,所以吴敏也还称得上一个正人君子。
但张叔夜呢?千里勤王,不惧生死,这不仅是正人君子,这还是英雄好汉哪!
吴敏忽然就眼睛一亮,走上前握住了张叔夜的手:“嵇仲!我正等你!”
张叔夜没来由地有点害怕,他下意识想把手抽出去,可没抽出去。
这位救过他一命的相公笑得比他刚走进来时还甜。
“我等今日有难,”他说,“非嵇仲不能解呀!”
【??作者有话说】
张叔夜:?
第445章第四十四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