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4 章 第七十三章(1 / 2)
第474章第七十三章
这个人叫耶律塔不也,是辽国的宗室,而今辽亡,他便在金国挂职当了个权宣徽使,头衔不低,俸禄也不少,权力没有多少,但完颜们对他态度也还不错。
他还有几个儿女,在女真人的宫廷中担任侍卫,消息自然比别人灵通。
但这不是李良嗣的问题,问题是塔不也没理由跑过来帮他。
人家在大金的朝廷里有了一个位置,领一份俸禄,工作很清闲,回家还有良田千亩,有自己家的别院,冬天在亭子里喝着热酒赏雪,夏天在溪水旁铺着席子吃冰镇的果子,家里养着三五十个姬妾,弹琴唱歌说书跳舞,什么本事都有,他在辽国怎么奢靡的,现在依旧能怎么奢靡。
李良嗣不是不认得这人,因此才会很吃惊。
塔不也说:“宗室尚在,她与咱们有什么相干,我原本也以为不过是离间之计。”
李良嗣说:“那时殿下尚在蜀中修道,只遣百余道士入晋中为太上皇祈福,竟遇到辽主,谁知不是天意呢?”
塔不也就叹气,“天意人心哪,你见耶律余睹军的将士如何?可吃饱穿暖,在宋地水土不服,可遭人冷眼?”
这话问得很恳切,塔不也是耶律余睹的同龄之人,说出来就更添了几分嗟叹与感慨。
他这话要是问李良嗣那几个子侄,子侄们一定会心里动容,但还是不敢当场表态,总得回来与他说一说;要是问张叔夜那个宝贝儿子,张衙内就欢欢喜喜给塔不也带回家,当成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叔叔给爹爹看了。
但李良嗣是个三国贩骆驼的,他心里嘀咕了一会儿,渐渐就品出些滋味了:
耶律余睹在宋不仅是高官,而且是实质性的禁军统领了,安国长公主的性命安危都交在他手里也不为过,这份荣耀叫金国的契丹贵族听去,心里就会敲一敲小鼓。
投降要趁早。
耶律余睹投降时,赵鹿鸣刚从太行山里光脚爬出来,灰头土脸,仅以身免,河北人拼命给她凑了三万,可毕竟只有一腔血勇,算不得什么精兵,因此每一支她能掌控的,经过操练,有战斗阅历的军队都是宝贵的,她坑蒙拐骗令耶律余睹投降后,才会那般看重他。
她一定也是不满足于这一支无法补充兵源的契丹军,因此才会做出千金马骨的举动,千里迢迢给契丹军的家人从临潢府运到宋地去。
这意味着什么?
塔不也在女真人的王廷里,日子过得还不错,可一定没有辽帝尚在时风光,毕竟大辽的传统与大宋不同,宗室的权力没啥上限,搞不搞政变夺不夺权看兄弟们的本事,所谓肉烂在锅里,反正是一家子骨肉,谁坐上那把交椅都不算特意外的事。
而今到了大金,他已经变成了安抚契丹遗民的吉祥物之一,女真人不会给他什么权力,只会从山海一样庞大的战利品中挑一份扔给他,继续让他锦衣玉食地生活,至于他的儿孙,那就要听天由命了。
如果塔不也没有
宗弼(),硤硤偛?
“靛?????虎魎?”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起倾国之战,这个理由虽然很强硬提气,但还不足够。
塔不也说:“宗弼郎君说,若安国年岁已高,咱们专候她死就是。”
这一代的女真人能打仗,但吴乞买也算不上是战争狂人。
但女真人不确定南朝的长公主是不是战争狂人。
她岁数还很小,女真人也没有什么法力高深的大萨满能确保她在生产中死亡,如果她活下来了,她继续活下去了,吴乞买的子孙辈就要持续受到这个疯狂的老太太骚扰。
谁知道哪一辈儿生出来个不擅战斗的子孙呢?一个不小心灭国了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