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1 章 · 第一百六十九章(2 / 2)
村民们听了就很同情了,他们不知道东边是哪里,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连“地图”这个概念都没有,一辈子就生在村里,死在村里,最多也不过是到年纪去和十里二十里范围内的其他村子相个亲,娶妻生子,子孙再继续庸庸碌碌地活在这里。
可要说殿下和军粮,他们就表示都听说过。
“殿下去年征了三回军粮!”他们说。
一回又一回,没完没了!没粮食就收走村子里的鸡和猪,还带走了一条黄狗!
他们不知道那条黄狗到底叫谁吃了,赵鹿鸣是没吃到,麾下的军士在河北战场上也没吃到。
可那条黄狗终究是被人吃了,毕竟征粮也是个辛苦活,底层官吏要收一点辛苦费,中间统计入库的,往船上运的,那都需要一点辛苦费,大家都辛苦。
村民们也很穷,拿不出供给三千人的粮食,这群人也不多吃,他们就喝了些粥,他们身上也有些粮食。
他们身上的粮食是从哪来的呢?
其中有两个村里的妇人大着胆子,和流民里的妇人说说话,凑近了,就看到王谦身边还绑着一个血葫芦。
王谦说:“我留他一条命,他交我家产也就够了。”
他一边说着这话,一边慢慢地擦自己手里的刀。
乡老小心谨慎地看了一眼那个都头。
“要是闹进县里……”
“我们很快就离开,”王谦说,“闹不进县里。”
“可毕竟死了这许多人哪!”
王谦冷冷地看一眼那个血葫芦,他脸上有一丝鄙薄。
“你问问这贼配军,他敢出一声么?”
乡老听了这话就很震惊。
不是震惊王谦的傲慢,而是震惊王谦这个人是在用大宋文官们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死了十几个厢军,按说是该报上去的。
谁上报啊?
上报给朝廷,长公主会伸出手,摸摸你的头说:“不怕不怕,我派我的精兵来保护你”?
长公主会拿着这份奏报,冷冷地问一句:“淮南路的官员能不能处置?不能处置,我正好连他们同厢军和反贼一起处置了,还留出了许多位置!”
他们这些草芥不知道长公主的反应,但坏事上报,上面肯定是不大高兴的,这毋庸置疑。
那只是个小县城,死了十几个厢军,要藏也还藏得住。
这城太小了,连一座神霄宫都建不起来。
地方官就悄悄地将这事抹平了。
活下来的厢军,还有那个都头,据说都交了一笔钱,具体多少就没人知道了,县令不许人随便讨论,大家都将嘴闭上。
自然流言这东西不是让你闭嘴你就会闭嘴的,有人就传说,有一个神霄宫的道士路过这里,的确是在街头巷尾听到些什么。
但地方官请这个道士吃了几顿饭,很用心地安排了两日。
等到道士离开时,酒足饭饱,心满意足。
他什么话也没说。
赵鹿鸣也只是一个人,千防万防,也总会有不听话的人存在。
这个“王谦”带着他的队伍,就这样走到了大别山里,附近的官员见他不动作,就都不去惹他。
为什么要惹他呢?打得过吗?打不过的话上报又有什么好处?
他就这样留下来了,有手段,但也有和善的脸庞,并且成为了县尉小舅子和寿春府厢军心中军师的人选。
第572章·第一百七十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