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春天来了(1 / 2)
第676章 春天来了
座谈会的第二日,程忠实找到林朝阳,最近他们陕西文协一直在跟泾阳当地吉元集团总裁陈元杰沟通。
这位陈总有意捐资500万元支持陕西文协设立陕西文协吉元文学奖,旨在奖励创作突出的陕西青年作家,程忠实想邀请林朝阳区给陕西文协方面站个台。
听看这个数字,林朝阳感到有些惊讶。
庄重文文学奖从上一届开始将奖金提高到了100万元,就轰动了国内文学界,500万元可是要放个大卫星了。
然后程忠实便解释说,这500万是评奖的总投入,实际上先期只有50万元资金到帐。
他又说,那位吉元集团的陈总通过相熟的人三次邀请他到吉元集团去考察并参加企业文化活动。
林朝阳闻言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还是婉拒了程忠实的邀请。
他向来爱惜羽毛,去参加这种事等于拿自己的信誉给人做背书。
林朝阳没有遮掩心里的想法,向程忠实说了他的担忧。
程忠实苦笑一声,他又何尝不知道这种事的风险呢?
但那毕竟是500万元啊,哪怕最后真的只有50万元到帐,对于激励陕西文坛的青年作家们也有着莫大的好处。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座谈会让小六部口结结实实的热闹了两天,等到外地的作家们都走了之后,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腊八过后,陶玉书所盼望的外媒评选还真就有了消息。
几天之前,《纽约时报》公布了他们评选出的「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林朝阳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榜上有名。
不过陶玉书高兴于林朝阳作品上榜的同时,对这个结果却不算满意。
因为通篇榜单看下来,英丶美两国的文学作品占了95%,就算你英美两国是英语世界的主要文学大国,但也不能这麽不讲武德吧?
当然了,她的这种不满意,完全是出于「编辑」这个旧职业的操守使然。
就如同她所料想的那样,《纽约时报》刚发布「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榜单,就有国内媒体发现了这份榜单的「亮点」,迅速对榜单进行了转载。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荣登《纽约时报》
》「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榜单!
这条消息在短短两三天之内就传遍了国内文化界,比之前林朝阳的两部作品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可要大多了。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评选,名头很大,但主要影响力还是集中在中国文化界。
可「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评选就不一样了。
在中国新闻界看来,《纽约时报》可是国际公认的权威媒体。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获得了这样国际上权威媒体的认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
多家媒体不仅转载了这条新闻,更是煞有其事的对这份榜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历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海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但各路媒体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热捧也催生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既然连《纽约时报》都认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过去百年以来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那麽在之前「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评选当中,《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为什麽没有入选呢?
评选单位在这其中是不是有失职的地方?又或者是对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部小说存在着什麽偏见呢?
随着几份颇有份量的媒体在报导同时提出的质疑,本来已经平稳结束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评选活动竟然又起了些波澜,主导此次评选的人文社有苦难言。
他们对「百年百种优秀文学作品」的评选可以说是倾尽了全部的资源,评选的过程也经得起考验。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所以没有入选,也是评选过程中的综合考量。
这部小说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但它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与国内主流文学界所提倡的价值导向差异较大。
这一点在当初小说发表时就曾经引发过不小的争论。
如果是普通的评选活动,人文社说什麽都会把这部小说选上,但「百年百种优秀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场文学评选,它也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所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显然是不适合进入榜单的。
但这种理由人文社是没办法公之于众的,对外界的质疑,人文社也只能默不作声。
他们这一沉默,反倒是让媒体更加喧嚣了起来,因为在不少自由派媒体看来,人文社这种沉默无疑带看强烈的傲慢色彩。
这种傲慢从何而来呢?自然是权力所带来的。
于是乎,便有几家自由派媒体借着此事接连向人文社发出诘问。
新闻界对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错失「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的争论甚嚣尘上,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让这部小说在读者群体的热度一路持续走高。
平稳了多年的销量在最近迎来了大幅上涨,销量增长势头喜人。
「相较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其实我认为《梵谷之死》更应该上榜。
可惜这部小说不是英文首发,否则绝对值得一个名额。」
电话里传来李拓的声音。
去了美国大半年,他的生活已经平稳下来。
耶鲁大学就在康州纽哈芬,距离纽约不过一百多公里。
他在耶鲁教课收入不菲,别说是跟在国内时比,就是在美国也算是中高收入人群了。
平日上课,到了周六周日就跟女儿娜斯一家团聚,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这两天他注意到《纽约时报》的评选,特地给林朝阳打开电话表示祝贺。
不管怎麽说,「20世纪100部最好的英文小说」确实有其含金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能上榜,充分显示出了这部小说在英语国家文坛的影响力。
也更彰显了林朝阳在以英语为主流的西方欧美国家文化界的地位。
作为资深「林吹」,李拓很为之骄傲。
他在耶鲁教了半年学,可没少为林朝阳吹法螺。
而在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梵谷之死》两部作品的看法上,他之所以会倾向于《梵谷之死》。
主要原因是李拓认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思想内涵上有讨巧的意味,这部小说的火爆和广受赞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应了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文化界白左的激进倾向。
两相对比,《梵谷之死》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要更加的纯粹。
而且这部小说在欧美国家极受艺术界的追捧,被很多艺术家视为「与梵谷的浪漫邂逅」丶「对梵谷的伟大致敬」。
逼格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高了不是一点点。
絮絮叨叻了半天,当林朝阳问起在美国的生活时,他叹了口气。
「在这边赚得多,生活条件也确实比国内好了不少,就是没什麽说话的人。」
他在国内多少年来都是呼朋引伴,身边总会围着一群人。
如今去了美国,谈不上形单影只,但肯定是没办法像国内那般自在的。
「你什麽时候有空来美国啊!」李拓向林朝阳发出了邀请。
「没空,还得写书呢。」林朝阳一口回绝了他,
说到林朝阳的新书,李拓有些兴奋。
《天朝》的第一卷在还未发表时他就看过,在《收获》发表之后他又托林朝阳给寄了一份到美国,这部小说引发了耶鲁方面几位汉学家的浓厚兴趣。
以小说家言重构中华文明的盛世华章,不仅极具挑战性,同时也拓宽了小说这类体裁的创作边界。
李拓那份《收获》寄到美国之后就没在他手里待过,一直处于外借当中。
费能文在看过第一卷之后对这部小说赞誉有加,还和李拓有过交流,希望能跟李拓共同完成对《天朝》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
翻译家并不一定是好的汉学家,但汉学家一定是好的翻译家。
《天朝》并非一般的小说,它涉及到了公元七世纪到十世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等闲的翻译家面对这样的作品根本无从下手。
也只有费能文他们这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研究功底的汉学家,才有这个能力将这部小说翻译成英文。
费能文积极的推动《天朝》的英化,倒不是为了给林朝阳的小说在美国传播做贡献,
而是他敏锐的发现了《天朝》在学术方面的价值。
按照李拓所说,林朝阳这部小说会写六卷,总字数超过240万字。
明显是个中国文学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研究富矿,围绕着这麽一部小说,水个几十篇论文没有丝毫问题。
有些教授对于论文可能不看重,但他们手下还有学生呢。
李拓对这件事也很积极,他现在只是个临时工,耶鲁要是能把《天朝》列入唐朝史的重要研究和参考着作的话,他在这里的地位和待遇就更稳固了。
通话最后,李拓又让林朝阳给他寄几分签名书过来。
耶鲁东亚研究中心的汉学家不少,大家对于林朝阳这位当代中国在美国名气最大的作家都很感兴趣,李拓打算拿他的签名书跟大家「交际交际」。
用他的话说,这叫「打入敌人内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