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日不落正在衰亡,抢夺遗产才是关键(1 / 2)
第1076章 日不落正在衰亡,抢夺遗产才是关键
如果把墨西哥总督府换成吕宋总督府,这些请求就变得简单易懂了起来,就是佩托总督在请求大明朝廷,在墨西哥设立官厂。
等于说佩托总督把他控制的银矿和他未来可能会控制的银矿,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大明。
佩托总督控制了半个银矿群,却因为缺乏探矿丶开矿丶提炼丶运输等技术,而且他也没有人才去搞定这些,盈利非常的低。汞齐法提炼白银虽然简单,可这力役折损率实在是太高了。
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抓捕的土着,在汞齐法面前,很少能撑得过三年,最多也就是五年,就一命呜呼,和大明种植园普遍十年以上的生存期相比,成本太高了。
而且,他还要面对大明朝廷高额的战争借款利息,和来自西班牙本土的威胁。
环太商盟,是一个商业性质的联盟,墨西哥丶秘鲁丶智利这三个总督府,仍然属于西班牙,而非大明,但白银流向大明,就是背叛。
佩托总督当然也很清楚,这是在引狼入室,但他想的其实很简单,大明派来的匠人丶大工匠丶
格物博土丶帐房设立在墨西哥的官厂,就是他墨西哥总督府的,而不是大明的。
因为中间隔着一个广阔的太平洋。
「礼部是什麽看法?」朱翊钧询问高启愚,关于佩托总督的请求,礼部怎麽看待。
「官厂设立在金山国,只对墨西哥输出成品。」高启愚给出了礼部的建议,自从万士和之后,礼部的风向就变成了极端保守派,这一点从最近收紧对入明夷人管理的奏疏,就能看的出来。
高启愚和陛下详细讲述了礼部设想的方案,就是核心产业在金山国,成品送到墨西哥。
这里面有个十分关键的因素,礼部十分确定,大明很多的技术,就是真的给了墨西哥,墨西哥也玩不转,这些技术要实现,即便是对大明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
需要十八座大学堂提供人才丶需要数万里的驰道丶漕运保证原料和货物的运输丶需要内阁丶工部对官厂做出整体的规划丶需要数十个官厂一起对生产进行配套等等,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大明,才能实现。
墨西哥总督府,何德何能实现这些?
高启愚从来不认为在海外开拓中谋求利益,是一件羞耻的事儿,人不能只靠礼法活着,人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大明对墨西哥总督府三个银矿群的凯觎之心,从来没有掩饰。
正如陛下所言,墨西哥和秘鲁的富饶银山,真的要感谢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否则早就滋生明军了。
极端保守派不信任蛮夷,甚至天然敌视蛮夷,在礼部官员看来,官厂设在墨西哥是极度危险的,而设立在潞王镇守的金山国,就变得十分可靠了。
哪怕时间久了,大明和金山国分家了,那也是天然同盟和天然亲近。
尤其是面对泰西在海洋上跟大明的竞争,这种外力之下,就是分家,但大明和金山国的立场和利益是相同的。
这不难理解,夏商周时候,分封立国,这些分封的诸侯们,他们的立场和利益,是天然和天子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和蛮夷站在一起。
「礼部的意见很好。」朱翊钧思索了下,墨西哥总督府三个银矿群,这块肉大明一定要吃,但要用筷子夹着吃,而不是直接上手,既不体面也容易烫到手。
「礼部是不是对永乐开海在海外设立官厂,有些不满?」朱翊钧通过奏对,敏锐的察觉到了高启愚话里话外的意思。
高启愚看着陛下不闪不避的说道:「陛下,永乐之后,大明上下,为何会对开海如此的抵触?
其实深究起来,里面还有一层原因,永乐开海在海外设立了许多的官厂,但这些官厂,大明出人出力出钱,最后的产出,却给了这些海外番夷。「
「无论如何讲,这些海外官厂的设立,都是损耗大明国力营造,却没有给大明带来足够的收益。」
「因为海洋的阻碍,导致了这些官厂,从建立之后,就已经不属于大明了,成祖文皇帝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征伐安南之后,文皇帝就没有怎麽细心经营过交趾了。「
经营交趾和迁都北衙是有冲突的国策,就像大明开海,朱翊钧要如同候鸟一样奔波,皇帝在哪儿,哪就是权力的中心。
起初朱棣雄心勃勃要王化海外,要创造足够的文治武功,来证明自己这个皇位篡的对,但很快他就发现海外设立官厂,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很快,下西洋的活动,就从普遍设立官厂,变成了贸易往来。
王化这个目标被淡化,而贸易成了核心。
朱翊钧盘算了下,万历开海二十二年,大明从来没有在任何非实控的范围内,置办丶创立任何的产业,大多数的产业丶种植园丶矿场等等,都围绕着汉乡镇建立。
「很好。」朱翊钧认可高启愚的说法,张居正致仕之后,朱翊钧就成了大明最大的保守派头子,他对夷人的态度只有一个,被种进土里的夷人,才是最好的夷人。
墨西哥的银矿大明要了,可这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不给。
朱翊钧和高启愚聊了很久,高启愚在京师留守,皇帝在松江府接见了各国使者,里面一些细节,朱翊钧需要跟少宗伯沟通。
大宗伯沈鲤是个骨鲠正臣,有的时候,皇帝有些话,不太方便和沈鲤说。
沈鲤是个很正派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即便是面对皇权也不卑不亢,但外交这件事的本来面目是极为肮脏的,手段是下作的,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所以一些脏活儿,朱翊钧的确要跟高启愚沟通,君臣二人,都算不上什麽绝对正派的人物。
「费利佩就像是个怨妇一样,西班牙特使说那些有什麽用?他有功夫应对新世界的离心离德吗?他的国书里,只有无能狂怒。」高启愚看完了费利佩给陛下的国书,非常直白的讲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大明利用环太商盟,在经济上抢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件事,就是冠以商盟二字,也改变不了大明在抢费利佩地盘这个基本事实。
大明也从来没有遮掩过这个目的,用大明的表述,就是加强经济羁縻。
费利佩在国书里,就跟个怨妇一样,抱怨大明皇帝不讲信义,趁人之危,不顾及两国的友谊等,而且还威胁大明要封锁麦哲伦海峡,让大明的船队无法顺利环球航行,威胁大明,他要利用他在泰西的影响力,阻断大明货物向泰西流动。
麦哲伦海峡的守军,就像是娼妓的裤腰带,只要有钱就能通过,而守军给费利佩的说法是,大明船队冒险通过了德雷克海峡的风暴,那种足以撕碎一切的风暴,大明商船可以顺利通过,而后守军把受贿来的银子,自己留下。
事实上,大明的船队无法通过德雷克海峡,人力在大自然的恐怖威能下,还是显得有些渺小了。
同样,他无法阻断大明货物流通,除了增加泰西人购买大明货物的成本之外,他的任何做法,都会让人们觉得费利佩年老昏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他什麽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拿走这三个总督府的利益。
「费利佩不明白也绝不肯承认一件事,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正在逐渐落幕,哪怕是没有大明开海,他依旧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高启愚陈述了自己的理解。
英格兰虽然无耻,但私掠许可证直接把西班牙的经济命脉,大西洋贸易,搅成了一个粪坑,以至于泰西各国,都有了在海上开拓的可能,葡萄牙丶尼德兰丶英格兰丶瑞典等等,都想分一杯羹。
墙倒众人推。
「西班牙的日不落的旌旗正在落下,他海上霸权正在落幕,在这个落幕时间,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捞遗产,英格兰丶葡萄牙丶尼德兰,都清楚的知道这一事实,想要在西班牙倒下的过程中,抢到更多的遗产。」高启愚面色凝重的对陛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抓紧时间捞遗产,才是正事。
连巴西总督府,都在谋求加入环太商盟,哪怕他是个大西洋海岸的总督府。
关于捞不捞遗产这件事,礼部内部也是有些分歧的。
沈鲤为首的正派人物,觉得这种行径,令人不齿,是道德在利益的异化作用下,向下滑坡的表现,也就是聚敛兴利失德也』的具体体现。
邻居家出了事,看看热闹也就罢了,夥同其他人一起抢了邻人的家产田土,甚至还打算吃绝户,无论以何种理由去掩饰,都是一种失德的行径。
沈鲤主要担心,这种低道德会蔓延到大明腹地来,对大明万民造成伤害。
而以高启愚为首的一众邪派人物,觉得这种行径,并无不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别人都抢,就你是个君子,你不抢,就会在竞争中落败。
高启愚这类人,认为正派人物的想法,就是开拓过程中,高道德劣势的具体体现。
沈鲤没错,高启愚也没错,二人丶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为了大明好,我凭什麽听你的?
最终沈鲤和高启愚也有了默契,大明腹地的高道德,两派会竭尽全力的维护,关于在海外开拓,沈鲤这个君子,对一些低道德行为,视而不见,不进行道德审查,当做不知道。
你高启愚抢你的,沈鲤不参与,不参与不代表不承担责任,环太商盟是礼部主导建立的,沈鲤不阻止,也是一种默许了。
「那就接着抢,朕打算同意巴西总督府加入环太商盟了。」朱翊钧说起了一件事,巴西总督府一共有两个,西属巴西和葡属巴西,两个总督府,都想加入环太商盟,他们自己搞定麦哲伦海峡通航的问题。
「臣遵旨。」高启愚俯首领命,推动二者加入环太商盟。
「陛下!」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走进了御书房里,将一本塘报呈送御前,说道:「陛下,丰臣秀吉死了。」
朱翊钧眉头一皱,相比较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他不是很喜欢丰臣秀吉这只猴子,丰臣秀吉几乎没有什麽政治操守和信仰。
至少织田信长还想要结束倭国乱世,想要用布武天下的方式,建立一个稳定的倭国。
丰臣秀吉就是完全的争名夺利了,所以大家都叫他猴子。
按照原来的时间线而言,丰臣秀吉应该等到万历二十六年才会病逝,阳寿未尽,这就一命呜呼了?
朱翊钧打开了长崎总督府的奏疏,看了许久,才明白了丰臣秀吉的死法,死于德川家康的手下。
德川家康有个手下,彦右卫门鸟居元忠,此人对德川家康十分忠诚,在复杂且不断的激化的矛盾中,先下手为强,当街杀死了丰臣秀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