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番外:子虚乌有(下)(1 / 2)
第1545章 番外:子虚乌有(下)
住宿生一月才能归家一次,宴岁作为国子监司业就自由得多,她先与国子祭酒商议完要事,处理完意见箱中搜集到的学生建议,在学校中巡察,待寝室烛火一一熄灭才离开。
作为安国公世女,本身又是天赋不俗的女性文心文士,宴岁在朝堂会有更好的发展,没必要将重心放在国子监司业之上。外人猜测是主上忌惮她母亲宁燕,她才不得不低调。
宴岁:「……」
猜的很好,下次不要再猜了。
其实也没什麽复杂理由,单纯就是宴岁想往教育方向发展,仅此而已。她祖父一生不说桃李满天下,也教出了不少有出息的学生,而她也觉得一人之力不及万千同道者之力。
官场不缺她一个。
但那些千里马学生或许就缺一个伯乐。
披星戴月归家,管事忙迎上来,又让人催后厨端上夜宵,让她填填肚子。宴岁习以为常地坐下享用,没多会儿母亲也下值回来了。瞧,这就是她跑去国子监的重要理由之一。
主上的精力过于充沛了。
母亲作为门下省侍中,舍命陪君子。
「娘,一起用点。」
宁燕没什麽表情地点点头,心里还想着什麽事。宴岁:「娘可是为朝中之事发愁?」
这句话相当于废话。
这些年母亲就没有几天不发愁的。
康国雄踞整个大陆,如此庞大的国土,可想而知问题会有多少,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新的毛病,实在让人精疲力竭。宁燕看着清澈见底的鸡汤却没动筷,叹道:「今日户部上报最新的户籍调查,改元以来,新生儿年年高涨。」
宴岁:「这不是好事儿吗?」
多年乱世打没了多少人?
底层黎庶为了生存只能不停地生,希望通过数量对冲天灾人祸。只要孩子生得够多总能活下来几个,这些孩子只要能长到十一二岁就算一个劳动力,能为家庭带来更多保障。
人多了,力量也多了。
这个家庭延续下来的机率也更大。
只是这种低效率的行为哪里赶得上乱世屠刀杀人的速度?如今天下承平,没有动不动就杀过来的盗匪,也没有军阀动不动就强行徵兵将人抓去送命,人丁可以安心耕作果腹。
适龄妇人也能安心诞育新生命。
国境内人口旺盛了,何愁盛世不至?
「人多了是好事,可也有其他问题啊。」宁燕叹息道,「前几日有地方官员上奏请封一名妇人,此人三十一岁改嫁,与新夫六年诞育四子五女共计九人,九人仅夭折一女。」
「六年……九个孩子?」
「妇人祖上屡有一胎多子事迹。」
官员为了政绩也是煞费苦心,得知她改嫁之前有过一胎多子的经验,再次怀孕后便特地让人将妇人送去医署下辖地方医馆待产,几次生育这才能惊险度过。官员将此事作为一桩政绩写上奏疏,希望王庭能给予这名妇人诰命褒奖,以此树立标杆鼓励更多妇人生育。
「哦,原来如此。」
宁燕叹道:「可问题就在这里。」
「娘是觉得妇人生育过于频繁了?」
宁燕:「这反而是其次。」
战后正是需要鼓励恢复生产丶添丁进口的时候,宁燕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反对这事,更何况康国此前就已经打下基础,不鼓励竭泽而渔的频繁生育风气。宁燕从这件事情背后看到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她看着宴岁眸光透着几分怀念:「你可知你幼年有多麽难照顾?」
宴岁不知问题怎麽就拐到自己身上。
「有嘛?阿娘不也总说女儿贴心周到?」
「有,当年生你的时候,为娘自己年纪也不算大,与你父久居山中,日子清苦,大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即便有乳娘帮衬,可你三岁前永远都有晒不乾的尿布被褥,一个没看准就不知道你爬哪儿了……若太拘着你,你就躺下来哭,两条腿不知哪来的力气,砸得木板铛铛作响,还将你阿父大腿都砸出青紫痕迹。」
宴岁:「……」
三岁之前有这麽大破坏力吗?
不仅有,还非常费人。
宁燕唇角笑意微微收敛,眉宇染上忧色:「一个你尚且如此让人费心,更何况是年纪相差不大的多子之家?六年育九子,最小的刚出生,最大的也才六岁。这孩子也不是搁着不管就能迎风暴涨的,总要有人在旁盯着……」
「这是自然。」许多孩子夭折也不纯粹是因为生病,也有因为大人看顾不来出意外。
宁燕正色:「症结就在这里,幼儿需要人看顾,看顾孩子的人多是家中妇孺。女子要麽在家中照顾孩子,顾不上田间生产,要麽带着孩子一起去田间生产,两头都顾不上。」
如今虽非乱世,可保证生存温饱依旧要耗费大力气,夫妻俩要赚够自己吃的,还要挣够孩子吃的,压力可想而知。让妇人在家中,沉重劳动就压在成年男丁身上,妇人一起帮忙,孩子看顾不及,夭折率就容易高上去。
「这似是无解,唯有两害相权取其轻?」
宴岁沉思了片刻也没好的解决办法。
宁燕:「这问题也不是非黑即白,非得牺牲一方保全另一方,难道就不能有第三个选择吗?今日朝会散去,见着祈元良,蓦地想起他家中独女祈君巧已经开了三家善堂,专门收留她这些年收养的弃婴以及战时的孤儿……」
「阿娘的意思是……」
「若官府可以设立类似善堂的地方,聘请妇人过来统一照顾幼儿,幼儿父母便能没了后顾之忧,能专心劳作。」宁燕也不太希望妇人因为育儿不得不困在家中,这不是好事。
「这,银钱何来?」
官府也有慈善性质的慈幼局,慈幼局只会收留弃婴孤儿,父母尚在,养育就是父母责任,官府不会管,也没这麽多人力财力去管。
宁燕道:「父母可给予些许托管费。」
托管费的定价她也心里有数,定价要比妇人创造的价值低,这样黎庶才可能愿意将孩子送过来代为托管。宴岁又问:「这也不够……即便王庭再贴补一些够用,人从何来?」
这个「人」是指统一照顾孩子的成年人。
宁燕微攒的眉头终于舒展几分。
「为娘是有一个设想,或许能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武胆武者的化身武卒,虽不如文气化身这般聪慧灵活也不会思考,却有一个优点——数量众多且听命于本尊,令行禁止。」
一句话让宴岁思绪豁然开朗。
这办法都不是一箭双鵰了。
分明是一举多得。
既能解决妇人被拖累无法参与生产劳动的问题,幼儿无法得到周全照料的问题,也能为武胆武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让武胆武者旺盛精力得到宣泄,他们才会安稳下来。
宴岁忍不住拍案:「妙啊!」
宁燕:「……」
「这会儿夜深人静的,咱们离邻居也远,应该吵不到他们的。」宴岁抽回手,心虚地乾咳一声道,「阿娘是决定明天就上奏主上?」
宁燕:「宜早不宜迟。」
政策早点提出也能早点预定户部预算。
户部这两年愈发抠搜了。
让荀贞当户部尚书真是天才想法。
宴岁笑着应和两句,说着又提及自己今天碰见的趣事儿,着重提了一下兴宁这孩子。
「阿娘,国子学今天来了俩好苗子,其中一人还是二品上中呢,你猜她是哪家的?」
「魏君侯家的吧。」
这都不用猜。
魏盛凝聚文心成功后,魏楼这厮就藏不住狐狸尾巴。每次都拿他家魏盛如何如何去拉踩子嗣不肖的同僚,一些同僚被弄得焦虑不已。
宁燕都庆幸自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否则她也会被整得焦虑。
宁燕问:「另一个苗子呢?」
宴岁:「起居郎的独子……说起这个,女儿也是意外得知起居郎仰慕阿父多年,竟然给独子也取了兴宁二字。我去找学录看了名册,发现他登记的名字也是『宴兴宁』……」
说实话,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
但她也不能抱怨被个六岁小孩儿占便宜。
宁燕动作一顿。
宴岁还以为她也跟自己一个想法:「那孩子,我今日见过。他长相跟阿父也有一点儿相似,还与阿父同名同姓……说起来也奇怪,我与他虽是初见却觉得非常地想要亲近。」
看到就心生好感。
宴岁将其归咎于缘分。
宁燕却道:「你见到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