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2 / 2)

加入书签

探春听了这话,俏脸微微一白,心中不免懊恼,自己只和老爷说环儿之事。

方才话语之中哪有半句提到宝玉,太太心疼自己儿子,担心老爷让他住监,便拿自己作伐。

连忙说道:「太太,方才我只说环儿之事,环儿毕竟粗糙皮实些,我这次想着让他住监,也好薰陶磨炼。

绝对没有让二哥哥也住监的意思,二哥哥自小得老太太看重宠爱,自然是不住监才好,免得家里人牵挂。」

王夫人听了这话,才微微哼了一声,目光又看向贾政,心中想定必要让老爷熄了这等心思。

……

贾政头疼的揉了揉眉心,方才探春关于住监读书之言,让他觉得极有道理。

且知道这是贾琮的思虑,心中便更加认同起来。

在贾政的心中宝玉是嫡子,虽然日常行为荒谬,事事不替自己争气,但在他心中的分量,依旧重于贾环。

既然贾环要住监读书,贾政自然想宝玉也该如此,但是王夫人阻止之言,顿时让他大为犹豫。

想到老太太如此宠爱宝玉,必定是不允许此事,自己也无法执拗过去,想想也是无奈。

他对王夫人说道:「既你不愿宝玉住监读书,那不住便是,只让他来往入监读书,至于环儿……」

方才王夫人提到贾珠之事,又将国子监之中渲染得艰难,让贾政多少有些犹豫,毕竟贾环也是他亲子。

探春想让兄弟住监读书,平日尽量少回府邸,不仅是想让兄弟多少磨炼薰陶。

更是因她和贾琮私下推敲,觉得彩霞之事疑窦颇大,其中风险叵测,稍有不慎,贾环便会遭殃惹祸。

让贾环住监读书,不单单是磨炼心性,更是远离东路院躲避是非。

所以当王夫人说出这一番话,探春看出贾政神情中的犹豫,自然不能让此事半途而废。

说道:「老爷,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环儿性子刁钻浮躁,好在他年纪还小,还来得及导引扶正。

三哥哥说国子监有几位教谕,原本都出身青山书院,和三哥哥素有交情。

三哥哥会拜托这几位先生,让他们关顾管教环儿,所以环儿即便住监,老爷也不用担心。」

贾政听了这话才放心,笑道:「难为琮哥儿思虑周祥,他既都帮环儿打算妥当,自然不能辜负他的用心。

明年开春之后,就让宝玉走监,环儿住监,让他们两人都好生读书。」

探春听了这话,心里才松了口气,一旁王夫人见她脸有喜色,心中不禁生出鄙视。

这三丫头被琮哥儿挑唆,都快被他折腾疯魔了,硬把亲弟弟赶出家门吃苦,这心肠也是够狠的。

莫非这丫头竟然痴心妄想,巴望兄弟像琮哥儿那样,将来读书有成,进学中举考进士?

就环小子这冻猫子样的德行,凭他也配这样的,做他娘的春秋大梦,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探春说妥了要紧事情,因王夫人在场,她呆着也没趣味,便起身说去看看兄弟。

贾政笑道:「你去看过环儿之后,天色也不早了,早些回东府便是。

见到琮哥儿帮我带句话,等到休沐之日,他如得空请他到我书房,我们叔侄一起喝茶说话。」

……

等到探春走后,贾政皱眉说道:「方才三丫头只说环儿之事,并无半句支使宝玉的意思。

你有何必这等言语抢白于她,搞得一家人彼此不自在。

宝玉丶三丫头丶环儿都是我的子嗣,将来他们不管那个有好前程,都是我们脸上的光彩。

历来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琮哥儿如今这等成就,旁人家门都羡慕不到的事情。

让他们和琮哥儿多些亲近,导引正流,日日向善,将来也好落些好结果。

三丫头素来和琮哥儿亲近,如今也想带自己兄弟上进,这般心意便是极好。

只是我瞧着宝玉和琮哥儿疏远,这一桩极为不好,你身为母亲该当多些开解,读书取仕才是正途……」

王夫人听丈夫唠叨,心中虽郁闷不平,却也不敢回嘴。

只是暗怪自己老爷迂腐,也不看看这琮哥儿出身,根子上就是不正的庶出孽种。

贾家和他相好亲近的后辈,不管是二丫头还三丫头,那个不是偏门庶出,如今又添上一个环小子。

他现下得了东西两府,但老太太最宠的依旧是我的宝玉,他见了心里岂有不怨恨的。

他明知道宝玉害怕读书,偏生给了国子监的名额,在外人跟前装好人,心底谁知道是什麽心思。

如今又鼓捣三丫头,让她在老爷跟前挑唆,让环小子在外头住监读书。

明摆着是蛊惑老爷的念想,想让我的宝玉去外头住监,家里少个眼中钉,他自己好称心。

别人看不出他的阴损伎俩,但他休想把我哄骗过去,我的宝玉绝不上这个当……

贾政一番罗嗦,见自己夫人默默无语,并无什麽回话,知道她心病难消,多说也是无益

他叹气说道:「算了,我也是白操心着急,这些事情强求无趣,顺其自然吧。」

……

宁荣街,伯爵府。

探春拜别了贾政和王夫人,又回了赵姨娘院里,又对兄弟耳提面授一番。

又郑重嘱咐赵姨娘,年关前务必看紧贾环,既要少生是非,也要防着被人可乘之机。

赵姨娘虽性子浮躁粗鲁,但并不是什麽笨人,又从小在大宅门囫囵长大,自然知道内宅凶险。

女儿即便话说三分,她也多少心知肚明,连忙满口答应,又嘱咐女儿早些回东府。

探春走出东路院时,心底多少松了口气,今日将贾环入监读书之事,对贾政说明并得首肯。

虽然中间王夫人突然出现,说了些不中听的话,勾起心头几分不快,但终究了了一桩事情。

等探春进了东府内院,正是日落时分,四面亭台楼阁,皆披上金红色晚霞,瑰丽静谧,悠远安宁。

空气中浮动东青草木清香,不远处八角井台边,几个红衣绿袄丫鬟在打水,偶尔发出清脆的说笑声。

探春见到此景此情,心头没来由的松弛下来,在东路院生出的压抑,瞬间便慢慢消散。

她正要往自己院子里去,且见前头甬道上正有人踟躇而行,手中还拿着两张信纸,在凝神阅读。

这人穿月白银竹纹翻毛长袍,乌发冠髻,玉簪光润,腰收背挺,玉树临风一般,探春看到心头一喜。

……

方才在荣庆堂上,宝玉又妄言招摇,被贾琮一顿言语,吓得落荒而逃。

他和王熙凤等人闲话几句,因宝钗要草拟寄往金陵的书信,两人便出荣庆堂去了梨香院。

等到两人稍加探讨推敲,宝钗写好薛家店铺租用方略,时间已到日落时分。

两人才各自散了,说好回去各自斟酌,有需要添补之处,明日再见面磋商修正。

等他入了东府内院,趁着晚霞明媚,院落清朗,便拿出宝钗所写之物,仔细阅读揣摩。

正在看的入神之时,如同感到身边香风浮动,甜甜馨馨,沁人心脾,悠然生出沉醉之感。

只听有人说话,声音脆爽清甜,很是轻盈悦耳。

「三哥哥,怎麽在外头就用功起来,这麽大冷的天气,小心惊了风受了凉。」

贾琮回头一看见是探春,笑道:「三妹妹这是从哪里回来?」

探春说道:「下午去了趟东路院,按三哥哥的说辞,把环儿住监读书之事告知老爷,老爷也同意了。

只是后来太太听到事情,闹出些不自在出来,好在也不当事情……」

贾琮见探春俏脸上生出郁闷之意,心中便生出护短之情,自然也问其中详情。

探春便把王夫人诸般言辞,都和贾琮一一转述,说道:「我并没提到二哥哥一字一句,太太也太过多心些。」

贾琮微微一笑,说道:「宝玉从小就是西府的凤凰,一直都是金尊玉贵的养大,二太太觉得宝玉一生都该如此。

但是世事起伏升降,岂能一成不变,外因已改,蒙蔽视听,沉迷虚妄,定难持久,迟早要吃大亏的。

老爷已经说明,二太太对此事依旧抵触,宝玉必定也是如此,那就随他们去吧,你我何必枉做小人。」

明媚红艳的霞光之中,贾琮对探春说道:「我知道三妹妹心中所愿,我们帮环儿做了这等筹谋。

希望他将来能给妹妹争气,我们今日所为也就不算白费。」

探春抬头看着贾琮,俏脸娇美,生出灿然笑嫣。

说道:「不管环儿将来是否争气,三哥哥这番心意,做妹妹的一定记着便是。」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