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您认识能当大席主厨的人吗?(1 / 2)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
在场的人看着很多,但能接老雷衣钵的真的找不出一个。
首先是老雷那大儿子,照理说应该由他子承父业,然而大儿子自小成绩就拔尖。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古代起就深深刻入全国人民的脑海中,农村也不例外。
但凡孩子能读书读得出去,家里砸锅卖铁都是支持的。
於是老雷的大儿子就在家人的支持下,一路读出了农村,读去了城市,最後成功在大城市定居,成家立业。
继承衣钵的期望就这麽自然而然地落在小儿子身上。
奈何这小儿子吧,什麽天赋点都没点亮。
读书不行,心还上网上野了。
他一心想往大城市跑,宁愿去厂里打螺丝,都不愿意留在农村当厨师。
有这种念头的不止小儿子一个。
自从手机普及以後,年轻人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心生向往,很少愿意留在农村。
你看,老雷的徒弟们不都是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么?
现在的这五个是刚来没多久的,只能打打下手,连菜刀都不怎麽会使。
要不是老雷现在突然去世,估计过了十天半个月,这几个年轻徒弟也是会告辞的。
尽管他们知道,学成以後,当坐家厨师每单能挣不少钱,但他们还是想离开乡村去城市。
这也不能怪他们内心浮躁,主要是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坐家厨师这个职业快要从农村消失了。
在过去,农村只要有一家人摆席,半个村的人都来帮忙。
妇女帮忙洗菜切菜,男人帮忙买菜炒菜,年轻人帮忙端菜上菜,小孩帮忙跑腿喊人。
更不必说开席还得向左邻右舍借桌椅板凳丶碗筷碟盘丶摆桌场地,事後还得拾掇乾净还回去。
全程都需要有人配合。
而现在,农村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不然就下地干活了,说得极端点,村里有空有闲的就剩一些老弱病残,谁能跟你打配合?
是以,越来越多人不在村里开席了,全都就近去了镇上的饭店。
要是想搞得排场大些,隆重些,那就去县里的饭店。
包几辆大巴车,开席前把人从村里运过去,吃完又运回来,不用忙前忙后,省时省力又省心。
近几年来,老雷已经是个有名无实的坐家厨师了。
村里人敬重他,喊他一声“大厨”,对他的手艺表示肯定,纷纷把自家孩子送过来给他当学徒。
然而真到办红白事的时候,大家又默契地转到县里开席。
对此,老雷真的出离愤怒了,每每和安老头喝酒,他都能吐槽三小时不带停。
他倒不是气饭店让他赚不到钱。
这麽多年下来,他颇有积蓄,年纪也大了,已经不在意钱不钱的事情了。
他气的是,饭店抢生意就算了,做的饭菜居然这麽难吃!
他去吃过一次,回来就骂了一年。
很难想象,饭店里那些价格昂贵丶造型精美的饭菜,吃起来居然像在嚼泡沫和塑料,还全都一个味道。
用老雷的话说就是:“鸡没鸡味,鱼没鱼味,唯一能吃得下嘴的是炒青菜,但是青菜也炒得老,还不如村里的猪潲。”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 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 请到用户中心 - 「站内信」 页面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