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再遇淳空(1 / 2)
第614章 再遇淳空
以先天灵骨为底,再由魔门之法铸炼而成的这根拂尘,无疑是符合「双源相济」这个条件的。
因此,在黄东来想到了这一点,并将拂尘塞入门口的「衔管」后,那石门便由中间一分为二,朝着两侧平移开启了。
而如此的开门形式,也刚好让那拂尘又从分开的管内掉了出来,并没有损坏。
随后,孙黄便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火摺子,点亮了两根简易的火把,步入了眼前这山洞中。
石门后的那段道路稍有一定的起伏,不过再走一段就出现了一段平缓的丶向下的台阶,且一直朝顺时针的方向延伸下去。
如此「螺旋缓降」了片刻,到台阶的尽头,便又出现了一洞口。
这个洞口后方的空间可就大了,跟篮球馆相似,不过其整体呈圆柱形,除了中间的一块大平台外,四周还有不少石台高耸环绕……这麽说吧,跟某个平行宇宙里名为「传火祭祀场」的地方大差不差,最大的区别是这个洞窟中有光源,白天时是可以清晰见物的。
踏入这个洞窟的孙黄,第一眼便看到……远处的一个石台上,坐着个人。
这人为什麽那麽显眼呢?
一是因为那石台本就比地面高出一大截,二则是因为此刻有一道从洞窟穹顶上的空隙照进来阳光,刚好射在了这人的光头上。
孙黄再是定睛一看,只见此人身着僧袍丶头顶戒疤丶眉清目秀丶齿白唇红……不正是他们当年在少年英雄会上的老相识淳空小师父吗?
与此同时,本来坐在那儿运功调息的淳空,这一瞬也是转头看向了从洞口进来的二人。
「阿弥陀佛……」淳空一看是他俩,当即便轻诵佛号,再念道,「真没想到,师父所说的『机缘』……竟会是你们二位。」
他这话,孙黄听来虽是没头没脑,但列位看官应该是有点头绪的。
且说那日「风雪少室山」,孟启在突袭寂尘大师和白道长所在的禅房时,意外发现那一僧一道皆已内力全无,且白道长也明确说了,他们二人都把内力渡给了某个人丶且那人已经走了。
想必不少人当时就猜到了,那个得了两位高人全部内功的人,正是淳空。
当然,他得到的也不仅仅是内力,还有两位师父的嘱托。
寂尘大师自不必说,他与淳空虽无半点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感情却比许多真正的父子更加深厚;而那白道长呢,一生直内方外丶高风亮节,也是让淳空敬佩不已。
这两位师父说的话,淳空自然要听,他们让淳空办的事,淳空自然也要办。
所以,即便当时的淳空完全不明白为什麽两位师父要把内力全都渡给他,更不明白他们为什麽要他立刻启程去武当,并溜进人家后山的某个石窟里「等机缘」……但他还是照办了。
直到他走到半路,听闻了少林逢难丶以及两位大师都已遇害的事,这才恍然大悟,悲痛不已。
但冷静下来后,淳空还是在后知后觉中想明白了:以两位师父的修为,想必他们都已算到了自己大限将至,也算到了很多更为深远的事,才会做此安排。
事已至此,淳空自是选择相信两位师父,继续执行他们的遗愿。
这之后的事儿就很简单了,以淳空现在的武功,不藉助任何工具从这后山绝壁爬上来也是不难的,而同时具备佛门和道门两种内功丶并且识字的他,开那石门也不在话下。
此处咱顺便也提一嘴,为什麽淳空年纪轻轻(永泰十八年秋天的那届少年英雄会上,淳空仅十六岁,现在是永泰二十二年春天,他二十岁生日还没到)就可以承受两位高人那麽多的丶且不同性质的内力呢?
这就得从两方面来说……
其一,咱前文也提过,禅宗武学的修行多与「佛法」挂钩,用游戏来比喻的话,就是禅宗弟子需要通过精进佛法来扩充武功技能栏和蓝条的上限。
而淳空在佛法这块的天赋,那可是堪比金蝉子转世啊——他对武功的兴趣本来也不大,只是他研究佛法的进度过快,很小的时候就把上限提太高了,所以师父让他把武功也顺带也练一下,不然浪费了。
加上他自幼练的就是与「倒转乾坤」同级别的禅宗上乘内功「楞伽阿跋多罗宝心法」,底子也早就打好了,所以寂尘大师的禅宗内力他是完全收得下的。
其二呢,就是白道长那边……
由于白道长这一辈子99%的时间都很头铁,所以他几十年来就只钻研了一门内功——无奇功。
而我们也都知道,无奇功不是江湖门派的道门内功,而是玄奇宗的「道门」内功;玄奇宗大家是了解的,这种门派的入门功夫主打一个「自然而然」,只要你身上的其他内功性质不是太邪性,一般都不会起什麽冲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