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6章 BYD VS尉来(1 / 2)

加入书签

第1006章 BYD VS尉来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一个大爆发的前夕,或者说已经处于爆发的阶段,但是要说市场上哪一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搞出的动静最大,那一定的争议声不断增程式。

增程式车型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进入一个大爆发阶段,虽然市场争议很多,但是用户接受度却是越来越高,卖得是越来越好了。

「要说热度,还得是看同行们的一次次衬托啊。」

目前市场上一共有四款增程式车型,尉来L1,岚图,赛力斯SF5以及宝马的一款,作为先发车型,有着大空间,高续航等诸多优势的六座SUV,尉来L1占据了增程式汽车市场85%的销量。

半年时间交付超过三万辆,这可是一款平均售价在33.8万元的车型,比毛豆3的平均售价都要高的。

一款车型给尉来贡献了百亿营收,怎麽可能不受市场重视,又怎麽可能不被同行所眼红。

去年玩纯电车型的大嘴各自喷增程式,但是在纯电领域没玩出什麽水花,今年把SF5换成了增程式的大嘴,在发布会上各种夸增程式,直言增程式是目前最适合国内市场的。

另外,船夫哥在上个月更是炮轰增程式,称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长城的魏老板也各种场合下DISS增程式。

尉来带来的压力无论对于哪家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压力都是巨大的。

半年度的成绩单出炉,新能源汽车单款车型交付排行榜前十当中,特斯拉占据着两席,BYD占据着一席,五菱占据着一席,小朋占据一席,剩下的五席被尉来一家独霸。

ET5,ES3,L1,埃安S以及交付不到两个半月的星途S01,尤其是星途S01,两个半月不到的交付期,已经奔着四万辆而去了,直接就是杀进了前三的位置。

尤其是星途S01,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作为尉来第一款20万元的A级轿车,星途S01创造了上市以来最快交付破万辆纪录,15万元以内纯电车型配置的新标杆。

在高配版本上,星途S01甚至通过硬体预埋的方式,保留了L3的能力,支持未来OTA升级。

在充电方面,也是同级别价位充电最快的,BYD秦EV之前建立起的技术优势,在星途S01面前荡然无存,给了船夫哥极大的压力。

而在BYD引以为豪的混合动力方面,尉来通过增程式这种不讲道理的打法,又给BYD生生撕下了一道口子。

如果尉来这麽下去,BYD就非常危险了。

星途S01的大量交付,带来的市场反响是巨大的,冲击最大的就是BYD,凭藉着汉系列改变消费者心智的BYD,原本有机会在今年大展拳脚。

然而,星途S01在纯电领域的降维打击,BYD正面临中端纯电市场失守,智能化形象被动,技术路线被迫调整等等冲击。

「在国内市场,只允许有一家龙头的存在,不可能存在双龙头,BYD面临尉来的全方位冲击,如果不能有所突破,那麽BYD的危机就非常大。」

星途S01六月份交付继续创新高,这说明尉来在产能爬坡方面进展不错,几乎无需质疑,这一款车型今年的交付量将超过十万辆,且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十万辆最快的车型。

七月初当各家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出炉之时,BYD的股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对手尉来的股价节节攀升,几天之后,证券市场一篇分析报告引发起巨大的关注。

文章的标题就是「BYD与尉来之间的较量。」

BYD今年是转型的重点之年,王朝系列当中的汉,为BYD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为BYD在纯电方向的研究带来了方向,而计划当中的海洋系列,将是BYD冲击纯电领域,威胁尉来,甚至于冲击国内新能源销冠的重要基础。

今年上半年,船夫哥频繁的出席各大公开场合,大谈技术以及行业未来,相较于目前国内的销冠企业董事长檀锦程而言,船夫哥似乎更似一个行业领导者自居。

针对于同行,船夫哥攻击性的话术也不少,评价特斯拉,他引用了檀锦程在推上反击嘲讽马斯克关于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言论。

评价新势力,不屑一顾的表示他们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针对于尉来的关于增程是脱裤子放屁等等言论,星途S01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也被他所评价。

而像小米与菊花这类进军汽车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船夫哥同样表现得自信心十分,在电池技术路线方面,船夫哥同样也是攻击性十足。

总之一句话,船夫哥今年上半年那是火力全开,从燃油车到新势力,到转型成功的新能源车企,再到电池行业里的同行,那是逮到谁都能喷上一顿。

这一切,都是为了BYD的销量,作为行业里离成功,离挑战尉来最成功的新能源车企,船夫哥的野心十足。

然而,尉来仅仅只用一款车型,就将BYD的纯电路线打回原型。

「星途S01的销量,是对BYD在纯电领域发起挑战的最好回击,BYD一直以来有一颗国内新能源,甚至于全世界新能源龙头的野心,拦在他们前面的尉来与特斯拉就是最大的挑战或者说是威胁。」

「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产品的定价权方面,BYD在2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当中都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在高端纯电领域,BYD凭藉着汉EV的爆发,也成功在尉来与特斯拉二分天下的基础上抢得一席之地。」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朝着船夫哥计划当中的方向发展,BYD在纯电领域的市场份额正朝着二强发起冲击,但是星途S01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作为尉来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级轿车,第一次冲击BYD地盘的尉来,一出手就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让BYD丧失了这一市场的定价权。

BYD秦DM系列的匆忙降价,以及船夫哥时不时激烈的言辞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BYD而言,如果不能超越尉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里的龙头,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的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当然,现在他们还有转型的机会。」

相对于真正消费市场,资本市场看待问题的方向又有所不同,或者说更加的实际一些。

巴菲特以及国内外的投资者,看好BYD的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新能源领域的长久布局,有着极高的技术积累以及先发优势,在电动化趋势的基础上,终将会有爆发的一天。

而到了爆发的那一天,也就是资本市场收获的日子。

然而,尉来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同,如果BYD不能加上销冠的光环,那麽他们的品牌溢价将有所下滑,高端化之路也将颇具波折。

或许有一天,BYD会沦为性价比工具车,如同燃油车时代的起亚以及现代一样,技术不差,但是品牌价值难以提升。

电动化趋势之下的车企,产业链更加的成熟,内卷也更加的严重,而卷到最后,无非是看品牌的溢价能力,就如同手机市场里,小米拼了命想要搞高端,提升品牌形象一样。

在资本市场上,BYD目前的市盈率保持在40倍左右,市场对于BYD的预期较高,而一旦沦为「普通车企」,那麽BYD的市盈率就必将会向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靠拢,恢复到10到20倍左右的PE,融资能力下降。

在供应链优势方面,其能力也必将被削弱,成为像小米那样的依靠供应链而活着企业,利润率下滑。

行业研报,对BYD做了几个模板分析,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BYD无法打破尉来以及特斯拉在纯电领域的技术壁垒的前提下。

第一个模板就是燃油车时代的大众,虽然规模大,但是利润薄,这是BYD最好的模板之一。

第二个模板就是手机行业里的菊花,技术很强但是受限,退守细分市场,而第三个模板甚至给出了诺基亚,如同诺基亚一般赢在当下,输在未来。

而对于BYD的改变,分析报告当中也给出了四点要素,第一是高端化方面的突破,仅仅只依靠一款汉系列打开中高端市场显然还不够。

特斯拉的品牌溢价不用多说,尉来在中高端方向以ET5,ES3,ES6,ES8,L1五款车型,纯电加上增程的模式,牢牢的守住了用户的心智。

BYD要冲击高端,还有很多要做,第二点则是在智能化方面的补课,这一点BYD已经在做了,船夫哥之前曾经表示BYD已经组织了千人的团队,加大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力度。

第三点与第四点,就是加速国际化以及技术路线的押注,在国际化方面,尉来已领先于国内一众车企一个身位。

论出口数量,尉来跟上汽,奇瑞,长城,长安等等主机厂商比不了,但是论出口的含金量,尉来是最高的,旗下的纯电车型能够跟特斯拉在欧洲地区拼销量,这个含金是任何一家国内车企都比不上的。

上汽出口量是最大的,但是他们主要出口的是MG品牌为主,这就相当于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卖往欧洲差不多,而奇瑞,长城以及长安等车企,出口的依旧是以低端燃油车为主。

尉来在六月份除了收购福特德国工厂的利好之外,还有一个大的利好就是尉来已经跟特斯拉一样,允许在欧洲进行碳积分的交易了。

现阶段的碳积分,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碳排放非常严格的欧洲地区,尉来能够被允许碳积分交易,能够给尉来带来巨大的利益。

当前欧洲地区一个积分的价格大约在1000欧元左右,这可都是纯利润,另外即便是不卖,尉来也能够用这些积分来帮助合作夥伴,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如尉来目前合作最大基础最大的车企宝马,宝马虽然在德国ZF以及欧洲严格碳排放的基础上加速了电动化转型,但是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量占比仅仅只有13%。

无论是在欧洲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销量占比接近一半的尉来所获得的积分,对于宝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用这些积分,尉来能够与宝马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

这些,都是尉来在欧洲地区纯电车型出口上升带来的好处。

去年菲亚特克莱斯勒就曾经以两亿欧元的价格向特斯拉购买积分,以减轻排放压力,从目前国际分析师给出的数据来看,特斯拉今年在欧洲地区获得的积分收益大约会在一亿欧元至1.5亿欧元之间。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