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6章 大俄 大头(1 / 2)

加入书签

第963章 大俄 大头

1884年10月18日,圣彼得堡的初雪还未落下,但冬宫内的空气已经冷得刺骨。亚历山大三世站在作战大厅中央,脚下是一张铺满整个房间的欧洲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代表各国军队的小旗。

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手持一支镀金指挥棒,指向法国东北部的贝特尼小镇一一那里插着一面蓝色三角旗,旁边还散落着几枚代表损毁装甲部队的黑色棋子。

「陛下,德国人的装甲纵队在贝特尼停滞了整整两周。」伊万诺夫斯基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那麽一些幸灾乐祸,「法国东北部的铁路线被里尔要塞群切断,现在德国人全靠骤马和卡车走公路进行运输。据可靠情报,德国佬每天能向贝特尼前线运送的炮弹不足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沙皇的嘴角微微抽动。三个月前,当德军装甲部队如潮水般涌过法比边境的大平原时,冬宫每晚都要召开紧急会议。参谋们在地图上用红色铅笔标注出一条条可能的进攻路线,每个人都担心德国人会像1869年对付法国那样,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就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然后调头东进。

可没想到,真打起来了,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儿!

「所以.:.这就是让整个欧洲颤抖的德国战争机器?」沙皇突然放声大笑,笑声在镶金的天花板下回荡,「就是被儿场秋雨和一群法国工人困在烂泥里的铁皮玩具?」

海军大臣舍斯塔科夫适时地补充:「更可笑的是英国人。他们的本土舰队拥有十几艘战列舰,

却因为害怕德国人的三条装甲巡洋舰和几艘小小的鱼雷驱逐舰,至今不敢进入波罗的海。」

沙皇的笑声复然而止。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他转向首席大臣本格:「我们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本格马上翻开一本厚厚的帐册,上面记录着俄罗斯帝国总是在崩溃边缘徘徊的经济数据:「由于德国和土耳其的封锁,黑海各港口已经积压了一百八十万吨小麦,巴库的石油产量被迫削减了六成!各地的牛肉丶牛奶丶黄油价格也在不断下跌,而进口的工业品丶机器设备丶零部件则非常短缺。」

沙皇的眉头拧成了一团一一形势好像有点严峻啊!如果俄国的小麦丶石油丶粮食丶肉类丶奶制品无法出口,这个俄国的经济怕是要崩溃......

「最严重的是.....:」本格顿了顿,又道:「根据军需部的报告,我们的硝石储备只够维持六个月的大规模作战。」

沙皇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想起他父亲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炸死前屡屡对他提起的警告:「记住,我们的工业就像跛脚的巨人一一可以挥出重拳,但经不起持久战。」

「陛下!」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突然提高声调,「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德国深陷法国泥潭,英国和太平天国则互相消耗。俄罗斯已经拥有了充分的自由行动的权力,我建议立即向巴尔干和土耳其海峡地区发动进攻!」

沙皇点了点头,这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他指着地图上的君士坦丁堡:「传令!黑海舰队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高加索军团向奥斯曼边境集结,巴尔干军团开始进入罗马尼亚联合公国。」

陆军大臣伊万诺夫斯基一愣:「陛下,我们要向罗马尼亚联合公国进军吗?那里虽然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却是德意志帝国主要的石油采集地.....:」

沙皇冷笑一声:「德意志帝国已经陷入了法兰西的泥坑,根据情报,他们在整个东线只布署了不到30个师,而且没有一辆坦克,也没有多少骑兵。而我们的巴尔干军团有60个师,其中的15个还是哥萨克骑兵师!优势在我!」

当圣彼得堡的沙皇正在下达战争动员令时,万里之外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正值深秋。风沙裹挟着枯草,拍打着新长安斑驳的城墙。这座由李鸿章带着湘淮残部建立的城市,处处透着诡异的违和感一一唐式的飞檐下挂着煤气灯,朱雀大街上跑着俄式四轮马车,市集小贩的吆喝声里混杂着山东方言和突语。

在城西十里外,紧挨着天山余脉的是一处俄式风格的建筑群,显得格外醒目。高耸的砖砌哨塔上,一面绣着双头鹰和黄龙旗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这里是大唐武备学堂,整个中亚大唐唯一允许教授现代军事知识的地方。

清晨五点半,尖锐的军号声划破黎明。五百名学员在三十秒内完成集结,他们穿着俄式军装,

但绑腿和布鞋却是淮军的老样式。

教务长段祺瑞手持马鞭,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今日早操科目一一全副武装十公里越野!最后五十名没有早饭!」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