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2(2 / 2)

加入书签

若是沈江霖确实有这个才华,那么成就一段六元及第的佳话是很好的,若是沈江霖此次殿试失了水准,那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于人才心性的打磨,这也是必要的手段。

所以永嘉帝没有妄拆弥封的习惯,他每次都是亲自把十份卷子读过去看过去,再看名次是否公正。

因为最初有过几次殿试的时候,底下官员在名次上报上有弄虚作假的情况,被他严惩过一次,所以如今这种风气已经几乎灭绝了,后面再呈上来的卷子与名次,很少有需要他改动的时候,便是改动,也只是微调。

永嘉帝看完第一份卷子后,心中是不住点头的,这篇确实写的好,文采斐然自不必说,给出的许多策略都有一定的前瞻性,虽然并不完美,但是能在目前这个阶段想到这些,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当得第一。

评得很公正。

永嘉帝对比前几届状元的文采见识,和这一份相比,确实有进步。

永嘉帝甚至认为,这便是沈江霖的卷子,因为这个风格确实和永嘉帝当年读到过的沈江霖乡试时候的文章有些相似。

永嘉帝继续去看第二篇。

第二篇写的极长,但是永嘉帝还是细细看完了,看完之后永嘉帝沉默了许久,将这份卷子单独拿了出来,放到了一边,又去看剩下的卷子。

所有卷子全部阅完,永嘉帝陷入了纠结之中。

只有第一第二的名次,实在有些难以定夺。

是人都有私心,哪怕是皇帝也不外如是。

永嘉帝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第一份就是沈江霖的卷子,而第二份的卷子虽然语句平实,但是读的时候,永嘉帝脑海里甚至就顺着笔者的那些数据点出的各个地理要址的位置,浮现出了他“养心殿”内那副万里江山图上的每一个细节之处一般,他甚至可以想象,若是能将这份卷子上的各种条例推行下去,只要找的人靠谱,必然能让洪涝之灾不再会对大周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哪怕其中要付出无数人的心血,但是这篇策论完全是可行的。

永嘉帝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可以让他中意的未来臣子拿到连中六元、创造出史无前例的神话,另一方面他是真的爱第二篇的文章。

罢了罢了,一切坚持初心,该如何就如何!

永嘉帝痛下了决心,直接改了第一第二名的位置,御笔亲题了名次,然后才让底下的人拆掉了上面的弥封。

等到弥封拆掉,永嘉帝一看第一名卷子上的名字,先是愣了一下,继而龙颜大悦,哈哈大笑起来。

“天意如此,果然如此啊!”永嘉帝心中是又得意又自豪,为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能力得意,又为自己看中的少年英才果然就是如此有本事而自豪!

王安一直在后面伺候着,不知道永嘉帝在具体高兴什么,但还是机灵地凑上来拍马屁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天下英才尽在陛下毂中!”

这回王安这个马屁绝对拍的高明,永嘉帝听了心里头舒坦万分。

五月初一,大朝会之际,文武百官入朝,外加三百名贡士跟在文武百官后面一同进入了“太和殿”之中。

殿宇高大宽阔,脚下踩的金砖光可鉴人,没有人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