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1 / 2)

加入书签

,以及江春雨也在一旁帮忙。

待所有的匣钵都端了出来,摆放了一地后,朱永武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身边最近的匣钵。

是一个十分寻常的纯釉乳白色的瓷碗。

平整光洁,釉质均匀,色泽度好,声音脆且亮,形状上也没有变形,不显眼处,略有一两个因为缩釉产生的针孔。

整体来说,品质不错。

“上等品。”朱永武有些兴奋,招呼江米夏他们一起打开剩下的匣钵。

第一次烧窑,数量和种类都不算多。

大、中、小号的碗,一共有七十个,瓷盆有二十多个。

查看之后,上等品占了六成,中等品两成,次等品一成,还有一成是出现裂缝的的失败品。

成品能占九成,且上等品能占六成,这简直出乎朱永武意料!

“看我说吧,一定能成的。”江春雨笑嘻嘻道。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朱永武这会儿也是高兴的很,将那些瓷器都规整了一番,接着跟江米夏商量去卖瓷器的事儿。

先前合作的时候两边各有分工,朱永武这里负责窑炉这里的大小事务,而销售的任务则是在江米夏的身上。

江米夏这边的意思时,不必去摆摊散卖,而是直接寻求靠谱的合作销售商,看似要量大价低,但这样的话,他们可以专心制瓷、烧瓷,不必过于操心销售方面的事情,也不必担心大量库存问题,反而是更有账算。

朱永武不太懂售卖上的事儿,也觉得江米夏能将竹编作坊那的生意打理的妥妥当当,在这方面是颇有经验的,便全权都交给江米夏来做。

江米夏在当天下午时,便和宋景韫一起带了些瓷器到镇上,寻找镇上最大卖瓷器的铺子,赵记。

赵掌柜是个长年经商之人,几近四十岁,为人老成,做生意也颇为本分,在镇上也算声明在外。

得知江家村建了一个瓷窑,且江米夏便是来卖瓷器的,赵掌柜急忙领到了后院里头,端上了茶水。

“别说咱们镇底下了,就这方圆几个镇子,都没有一个正儿八经地瓷窑,再往远了说,也就县城北边有一两个,不过成品质地实在一般,大都是十几二十多文钱一个的粗瓷,也就顶多是家用,连待客都拿不出手的,咱铺子里头卖的各种瓷器,那都是从旁的县城,乃至府城过来的。”

第86章 正确的决定

赵掌柜道,“你们建个瓷窑,这生意眼光是不赖,不过生意能不能做得好,得看你们烧的东西品质咋样了。”

“那赵掌柜便瞧一瞧品质,定一定价格?”

江米夏将带来的瓷碗和瓷盆都拿了出来。

赵掌柜瞧见桌子上摆的东西,眼前顿时一亮,忙拿起来仔细瞧。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摸一摸完璧厚薄,更是拿手指弹了一下,仔细地去听音儿。

“不赖。”赵掌柜点头,“细瓷里头算做工不错的,这碗形也好,一个能上一百文,瓷盆的话,更贵一些。”

“看你们这瓷窑师傅手艺应该不赖,这样吧,这一窑出了多少东西,你也都拿过来,咱们定个价。”

“成。”江米夏跟赵掌柜约定好明日将瓷碗和瓷盆都送过来,看货订价。

而第二日时,赵掌柜这里,一共收了江米夏七十八件的瓷器,最终结算的金额是十两银子。

刨去釉料,烧柴的成本,利润有五两,朱永武这里按照三成的利润分到了一两五钱银子。

从开始制作泥胚到最后开窑,差不多经历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里,朱永武赚到了一两五钱的银子,还是在第一次烧窑,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