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3(1 / 2)

加入书签

王姑娘左右看看,点了下头:“见过一回。有个畜牲带我们去校场,说让我们领略他们高昂的士气。”

“是谁挂帅?”叶星辞追问,“也就是,统帅兵马的总指挥官?”

几人都说不清楚。

叶星辞灵机一动,换了种问法:“那大家是否记得,校场里最大、最华丽的战旗什么样?那叫大纛,但凡将帅出征,身旁一定会竖起这样的帅旗。”

“哎,我记得!”方才翻看刺绣图样的女子双目一亮,放下筷子,“我精于女红,什么花样都过目不忘。”

她起身翻找笔墨,很快绘出一个符咒似的图案,是喀留的文字。

叶星辞连声称赞,收好图纸,十分可爱地嘻嘻一笑:“我也会刺绣!我绣过手帕,给……给一个好兄弟。”

五个女子都捂着嘴笑,没说什么。

叶星辞斜眼一扫,门外有道挺拔的身影,是那个“兄弟”在徘徊中等待自己。

他继续发问:“那操练时的号令,大家记得多少?”

几人面露迷茫,说不懂。

“那我换个问法。”叶星辞很灵活,“打仗时,射箭很要紧。能击杀敌人,也能掩护同伴。万箭齐发前,长官会对敌试射一箭,以确定方位和射法。

再发出号令,命全员齐射。可能擂鼓,也可能敲梆子。一众弓箭手听了,才知道是往东还是往西放箭。是平射,还是抛射。若抛射,那幅度是大是小。”

大家说懂了。

“那我做动作,你们回想当时听到的声音。”

叶星辞匆匆啃净鸡腿,起身挺胸拔背,摆出向东平射姿态。长臂伸展,如一株秀挺的翠柏。

刚才抱琵琶的女子颇通音律,用筷子敲击桌沿,演示号令:“他们是敲梆子,快慢不同,动作也不同。”

叶星辞边做,她边敲。他没人家记性好,一一记在纸上。

他又讨教喀留军的战阵,最小的战阵是由几人构成,根据她们零散的描述画了下来。

“是这样?”

“差不多……对,是这样……”

叶星辞发现,喀留军战阵的灵活性,落后于中原。

“阵”由长短兵、盾牌配合列阵,而操控“阵”的运动变化,即为阵法中的“法”。

从前,他爱看些宏大的兵法,疏于钻研阵法。这次随孙总旗外出探查,才领略到狭路相逢之际,战阵的重要。

将军不是振臂一呼、冲锋陷阵,而是对同袍的性命负责。用最小的伤亡、最合理的阵法和最恰当的时机,去击溃敌人。

步兵日常操练,练的就是列阵御敌。

喀留军最小的战阵,由五伍组成,即二十五人。而齐昌两国的军队,一伍便能成阵。二伍、三伍、四伍……皆有相应战阵。

这不仅灵活,更重要的,是在己方的大阵被骑兵冲散后,能迅速集结,形成最基础的抵抗力量。再逐渐靠拢,聚沙成塔。

而喀留人的战阵,意味着溃兵更难重新组织。一旦溃败,那就像窜稀了一样,一泻千里,没救了。

击溃战近乎于歼灭战,因为散逃的士卒大多不会归建,而是直接跑回家,或死在路上,或变为流寇。

必须要在首战击溃他们,往后就太平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