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4章 大税行人(2 / 2)

加入书签

张岱自然不会直接出面与这些人接洽,而是由黎洸拿着相关的文书入前交流。毕竟黎洸作为太监的这一身份,在某些情况下是要胜过千言万语的。

太监那是天子家奴,离都的太监则就是天子耳目,再嚣张跋扈的地头蛇也得掂量下能不能得罪。

果然在察觉到黎洸这一身份之后,这些汴州治下的衙役们的态度也收敛一些,当见到黎洸递上的文书略作浏览分辨后,那为首者神色更是变了一变,抬手指着道路和河渠中规模庞大的货队发问道:「这些舟车,所运载全都是隶属一家的商货?」

「不是商货,是东都贵人使派运输到河南诸州救济灾情的物料。」

黎洸连忙纠正对方的用词,他们运送的这些物货的确不会入市售卖,而会补充到各州织坊维持日常用度。

「救灾?这麽多物货全都救灾?」

对方闻听此言后当即便一撇嘴,旋即便冷笑一声,显然对此并不相信。或许在其观念中,不会有人这麽豪迈丶或者这麽痴傻的运送这麽多货物去救济不相干的灾民。

「事实如此,你等汴州境内便有义造的织坊,此事你等不知?这些物料便要输往织坊,绝非贩卖牟利的商货!」

黎洸又从相关的文书中一番翻找,里面还有汴州州府曾经给予的回执,可以印证其言。

然而对方却并没有选择相信,而是继续由中翻看,很快便从中找出了可疑的记录:「这些从管城驿购买的生丝丶熟麻丶粟米等物何解?每一项物类俱千万计,还有市监开具的住税!」

唐代商税号为关市之徵,又分为过税与住税,即过路税与交易税。张岱一行自洛阳东行,因为救灾的特殊目的所以一路上都被免除了关津过路费。

最⊥新⊥小⊥说⊥在⊥⊥⊥首⊥发!

但是之前在管城又采买了一批物资,这算是相对正常的商业行为,毕竟买卖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市场收的交易税虽然由货主卖家支付,但管城市署也给开具了过所与住税收讫的文书证明。

这本来是为了证明这一批货品的合法来源,但是落在汴州这些衙役们眼中则就便成了可疑之处,凭什麽你们在郑州交付了住税,进入汴州后却要用文书逃脱过税?

「物从管城市中买来,所以市署收取住税。但今货入汴州,却不是入市销售,况且某等还要由此州市中搜买物料,届时一样也要……」

黎洸还待争辩,那衙役首领却摆手道:「你洛阳来人性多狡猾,欺某等州人少见识。此中所具这麽多官文,我也不能一一辨清,要麽你等依律交付关津之税,待去州府再作交涉。要麽人货俱留于此,待某等上奏州府验证真伪之后再作处置!」

「舟车中所运载,俱灾区急需之物,你等吏员辨事不清强留于此,若延误救施之事,你等担当得起?」

黎洸见此人油盐不进的样子,当即便冷哼道。

那人闻言后却冷笑道:「某等难道不是奉国法丶补国用?皆是大义为公,有什麽担当不起!要麽交钱过关,要麽留此待审!尔等群徒知我当州使君是谁?乃是当朝相公贤嗣,岂惧尔徒!」

黎洸见状后,只能返回去向张岱汇报。

张岱听完后便望向王元宝问道:「此间往州城去还有多远?」

「若是快马往返,也需两个白昼的行程。」

听到这回答后,张岱又稍作思索,旋即便说道:「先交给他过税,但需其一员持回执同赴州府。若不然退出汴州,经河而下!」

这汴州上上下下一副穷疯了的架势,即便应付过此间,东去或许还免不了类似的骚扰。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而汴州却还不是受灾的核心区域,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路上了。

所以张岱决定先破财免灾,到了州府后再去直接找源复讲道理,把这税钱再给讨要回来。

于是黎洸便又入前接洽,那名衙役首领倒也乐得如此。州府如何处置那是州府的事情,他这里收上多少税钱却是他们县衙的政绩。

如此庞大的一个舟船队伍,按照千税二十的比例,起码能收上两千多贯的税钱,单此一笔就能收上来州府所摊派的一小半任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