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雪中送炭(1 / 2)
第305章 雪中送炭
待贡院确认全部考卷回收完毕,准许考生离开后。
陆北顾提着自己的东西踉跄踏出考舍,随着「宙」字考区的人群往前挤。
他的视线依旧带着些许歪斜,看那巍峨的贡院高墙和远处街市的灯火都仿佛隔了一层晃动的水波。
「陆兄!」
一声熟悉的呼唤穿透嘈杂。
陆北顾循声望去,只见面色苍白的苏轼与苏洵父子互相搀扶着,而苏辙在前面开路,手中大包小包地提着三个人的考试用品,指节都勒红了。
「你们考的如何?」
这句熟悉的话说出口,陆北顾都颇有些忍俊不禁。
「考的不好,这场风雪可真是差点要了老命了!」
苏洵喘着气,他看着是真的是肉眼可见地颓唐了不少,显然这几天老头也是被折磨的够呛。
「可不是!我那间屋顶还漏风,雪直往脖领里钻,誊录论稿时,墨都冻住了,只得呵气化开,写得甚是狼狈。」
苏轼接口,虽然身体虚,但语速依旧很快:「你那《中唐论》如何破的题?此题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出得极刁,我沉吟良久不能下笔。」
陆北顾简略道:「无非是以汉初郡国与中唐藩镇相较,论其制衡根基之异同。」
苏洵闻言,捻须沉吟:「哦?以汉喻唐?此角度倒是新颖。老夫是从『权柄下移,恩信不立』入手,怕是难入考官之眼咯。」
语气中半是自嘲,半是期待。
他俩身前的苏辙听了这话,想要开口说什麽,最后还是忍住了。
陆北顾也没当那个扫兴的人其实就算苏洵的论题写的再好,前面的墨义丶诗赋丶时务策,跟能中进士的那些人比,水平还是差了一大截的。
礼部省试是非常残酷的,这两千多名来自大宋全国四百州的精英举子,真正能通过这次考试的,只有那麽三百来人罢了。
走出了礼部贡院。
他们站在门外的小广场上稍歇,曾巩也带着曾布等几位家人走了过来。
曾巩神色虽疲惫,状态却看起来比苏洵保持的好,脸色依旧保持着那份温润沉静,只是眼底有着难以掩饰的紧张。
而陆北顾注意到他旁边的曾布嘴唇紧抿,双手微微发抖,不知是余寒未消,还是心绪难平。
曾巩一一见礼,温声道:「总算考完了,这三日风雪煎熬,诸位身体可还撑得住?」
「尚可,多谢挂怀。」
苏洵回应道。
曾巩随后看向陆北顾,关切道:「见你眼神亦有些恍惚,可是冻着了?或是耗神太过?」
「无妨,只是有些疲惫,视线略有些不清爽,歇息一下便好。」
陆北顾摆手道。
此时,张载也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虽面容憔悴,但双目却异常明亮,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烧。
张载见到陆北顾,立刻快步上前,竟似忘了疲惫,开口便道:「北顾!考舍之中,风雪交加,我于瑟缩间忽又思及『太虚即气』之论,天地寒暑亦气之聚散通变也.」
「.」
陆北顾实在是没精力跟他探讨了,只得拍了拍他,指向一旁道:「看看谁来了。」
只见程颢丶程颐兄弟二人也并肩走了出来。
程颢神色略显凝重,但步履尚稳,程颐则紧抿着唇,眉头微蹙,似乎仍在思索考试的内容。
众人简单寒暄几句,互道辛苦。
此时贡院门外的小广场已是人声鼎沸,车马拥挤,各家仆役丶亲友都在焦急寻找丶迎接自家的举子。
因为场面太混乱,而且大家身体都有点撑不住了,所以也不好再多叙话。
「我与家兄欲回国子监,同行否?」程颢看向陆北顾,发出邀请。
他们三人如今同属国子监广文馆生,在与太学一战后,二程在那边也分配有小院,正好顺路。
只不过,平时二程有住处,很少住国子监里。
但现在让他们回原先的住处,肯定也没这个体力了。
陆北顾正觉头晕目眩,急需回去歇息,便点头应下:「如此甚好,正要与二位同行。」
于是,他与三苏丶二曾丶张载等人作别,约定日后相聚再细谈,便与二程一同,裹紧斗篷和衣衫,汇入离开贡院的人群,向北朝着国子监的方向行去。
雪后的开封街道泥泞难行,三人皆疲惫不堪,一路无甚多话,只默默赶路。
纵穿东大街的时候,陆北顾深一脚浅一脚的,甚至觉得脚下的路似乎都在微微扭曲,不得不集中精神看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