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窥密!里应外合,坑杀总督!(2 / 2)
忍不住怀疑对方有没有可能是冲着自己和师姐来的?
只是苦于没有办法近距离接触切支丹的成员,窥探不到他们身上的情报,只能转而把目光落到了清流身上。
反正只要是跟倭寇有关系的坏事,找这些利益相关方就对了。
于是仗着自己手里真有皇帝的「尚方宝剑」,而不是虚张声势,不断给伯侄俩扣「通倭」的帽子,一次次调动他们心里的执念和各种念头纷飞。
再用独一无二的灵应【通神】和【奇货可居】配合,读取他们身上不断变化的交易信息和执念,终于有了收获。
游双雄脑子里空空如也,虽然是一位五品的天班道士,但明显还没有资格介入到更高层的机密事件里。
「他的长期执念是:成为闽州治备倭总兵官,统帅一州军务。
短期的执念则是:拿下【五峰旗号】这艘近在天工宝船之下的舰妖,改造成强大的天工密宝,用来突破四品。
全都跟切支丹倭寇没有关系。」
直到自卫反击将他打成重伤,顺利把他的大伯游震得引出来,才终于得到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短期执念:
「完成龟山书社交代的任务,与切支丹倭寇里应外合,坑杀七州总督胡汝贞,彻底搅乱东南!」
王澄看到这条信息,心里一怔:
「切支丹倭寇和龟山书社的目标不是我们,而是胡汝贞?」
先是松了一口气,旋即又立刻提了起来。
那位七州总督如果倒了也不行,失去了他对清流的压制,王富贵这个小虾米在闽州治可就真的寸步难行了。
连陆云尘这个背景通天的二代都得拍拍屁股当场滚蛋。
王澄心思电转,回想着那位七州总督的情报。
「大约在六七年前胡汝贞被严党核心人员赵文华推荐,升任抗倭总督。
他又陆续提拔俞龙丶戚虎两位大将,又用募兵制拉起一支可战之兵,在江南筑起一道铁壁。
只是,他除了镇杀倭寇,也一直在强化海防丶整顿卫所,切断官兵与走私商的勾连,直接损害了士绅的利益。
这些年龟山书社麾下的假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胡汝贞手上,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清流弹劾他的奏章上说:『汝贞在江南亦恣情妓乐,自负嫪毐之器,至拥诸倡女,与幕客宣淫于制府。』
坊间盛传,胡汝贞还收藏了符应镇物【嫪毐的桐木轮】,府里藏着一座银山。
掌握士林喉舌的清流是既要杀人又要污名,将他比作嫪毐,简直比被比作司马懿的严介溪还要惨。
比对付我的时候狠太多了。
可想而知清流士绅对胡汝贞是有多麽的恨之入骨。」
眼前这位清流的游震得,也是在胡汝贞被王本固弹劾后,政治资本遭受重创后才得以上位,主管闽州治。
自然属于倒胡的急先锋。
王澄得到了关键提示,顷刻之间便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放在以前,这位七州总督胡汝贞的优先级要在那位内阁首辅之后,只要中枢的后台倒下,胡汝贞就必死无疑。
但现在我的《海权论》出世,大昭朝野上下风向突变。
无数人都看到了海外的利益是有多麽惊人,不想再让士绅豪族吃独食,海禁之策开始动摇。
龟山书社明显是已经等不了三五年慢慢布局,必须立刻砍掉他这根定海神针,彻底摧毁东海海防。
不需要借外敌之手斩杀这位封疆大吏,给他一个壮烈殉国的完美封神科仪。
只要在闽州治送给他一次前所有的大败,就能找自己人取代他的位置,没了兵权再拿捏他还不是轻而易举?」
想到这里时,忍不住心头发寒:
「去年王本固为了清名和龟山书社的利益,坑杀我王家全族,弹劾胡汝贞通倭,寇掠派海盗失去约束,开启了东海倭乱。
今年情况才刚刚有所好转,他们就要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爆破。
只要有沿海大城被攻破,比如州治榕城丶经济中心月港丶历史名城刺桐港丶南直隶等等有任何一个地方被洗劫,再出现一场大屠杀。
配合中枢发力弹劾,胡汝贞必定锒铛入狱。
为了达成龟山书社的这个政治目的,注定会有成千上万的沿海百姓变成切支丹倭寇的刀下亡魂。
士大夫们没人在乎他们是不是人,反正无论死多少人都只会变成奏摺上的一串数字,化作刺向政敌的穿心利刃!」
王澄算是见过大场面,也曾一招水攻灭杀上万倭人军势。
但在此刻依旧怒火中烧,比起切支丹倭寇去攻打他们东海国更加难以接受:
「我们平头百姓丶沿海疍民的命,在你们眼里真的就比杂草还要低贱!
我是大昭人,杀倭人合情合理。可你们也是大昭人,用同族的血染红自己的官袍,这还能算是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