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 善修兵戈,严阵以待!(2 / 2)

加入书签

「此事确需重视。向赖察哈尔部牵制建奴,然林丹汗首鼠两端,不足为恃。当修缮燕山关隘,屯驻重兵。

我大明分兵把守,建奴则可集中兵力,久守必失。故主动出击实属必要。东江毛文龙部当予增援,朝鲜亦不可弃。

孙承宗三方布置之策仍可沿用,惟需收缩防线。水师尤为关键,既可输送粮饷兵员,又可袭扰建奴后方。臣请重整登莱丶东江二镇水师,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朱由检取出一封奏疏:「此乃毛文龙请饷之疏,兵部指其虚报兵额,卿以为如何?」

朱由检闻言叹道:「朕自登极以来,夙夜忧心辽东战事,唯恐有负列祖列宗。今得袁卿剖陈利害,朕心稍安。辽东重任,便托付与卿了。」

袁可立肃然拜道:「陛下不以臣老迈,不罪臣狂直,委以重任。臣敢不效死?!」

第二天朝会,朱由检正式任命袁可卿为辽东经略,加兵部尚书衔。

争论了两个多月的经略辽东的人选终于在今天落定,大家虽然对于皇帝的任命颇有微词,但皇帝总归是没有让「放弃辽东」的传言成真。

袁可立的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跟朝里其他大臣的关系并不好,跟孙承宗那种左右逢源的情况差很多,其实这种经略人选更应该考虑他们能够撬动多大资源的。原本袁崇焕可以当上辽东经略,就是因为无论是孙承宗还是王在晋都非常看好他。

其实朱由检也不确定让袁可立上位能够干成什麽样,一切只能让时间来证明,其实按照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皇太极绕道入关,换谁来都是拦不住的,这是硬实力的差别,不是策略可以改变的。

现在的辽东一共才七万兵力左右,分守各地,锦州一万人,宁远八千馀,前屯到山海关大概有一万三千人,关宁军有一万五,由满贵和祖大寿统领,精锐骑兵三千多,再加上皮岛的三万拖鞋军。

而建奴平时就能出动六七万的骑兵,拼尽全力,加上仆从军可以爆兵十万骑,骑兵跟步兵是不一样的,当初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说「任尔纪录来,我自一路去」的前提条件就是骑兵的搞机动性。

其实当初三路大军的布置正常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几路大军差三十里就能合围了。高激动就能做到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对明军发起绞杀,就是这样大明才打得那麽艰难,大明实在是太缺乏骡马了。

东南土司叛乱,西北农民起义,东北的野猪皮,东南的倭寇,反正该做的布置朱由检都做了,最后能够达成什麽样的结果他也不知道,也急不来,接着奏乐接着舞就对了,瞎折腾才会坏事。

他向各地藩王乞讨的钱已经陆陆续续到帐了,要钱果然是天底下第一难的事情,这些个藩王抠抠搜搜,大都只给了几百两银子打发他,甚至还有反向苦穷,跟他抱怨朝廷的岁禄没有给到位的。

只有一个叫做唐王的傻子给了他三万两银子,还问他够不够,不够就卖些王府的地,再给他凑凑,朱由检确实有被感动到。

最后几十个藩王一共凑到了十七万两银子,并没有凑齐木匠哥哥的丧葬费,还要向谁伸手呢,朱由检犯了愁。

其实说藩王吃垮了大明这是很偏颇的,藩王确实有钱,但要论对大明的伤害恐怕还是比不上那些士绅的,朱由检打算给这些藩王们松松绑。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