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论功算绩,皆有赏赐!(1 / 2)

加入书签

第103章 论功算绩,皆有赏赐!

崇祯元年三月二十日,山西的捷报传入京师。

此战我军大胜,斩获北虏首级共计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七级,我军阵亡七千七百八十三人,重伤四百三十七人。

缴获战马八千三百馀匹,角弓五千四百二十一张,羽箭七万三千馀支;环首刀三千七百六十柄,长矛二千一百杆;皮甲二千一百五十领,铁札甲三百二十领,内有虏酋重甲五领,镶嵌铜钉。

缴获骆驼四百二十峰,牛羊二千馀头;粟米丶奶酪等约三千馀石,虏用牛皮车一百七十辆,内载帐篷丶铁锅等物。

斩杀过万的大捷,上一次还是在万历三大征的时候,朝廷百官沸腾了。

然而朱由检却有些难受,他所派出的兵力,本是足够跟林丹汗的四万大军死磕的兵力,没想到林丹汗居然跑了,导致辛辛苦苦调遣的大军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感觉这钱好像白花了。本来就很倒霉的大同军,时时刻刻盼着援军,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出力最大的,人都快被打没了。

战报说是大捷,实际上是惨胜:如果只是算围剿的战损比,大明无疑是占了大便宜的,但要是从边墙告破算起,大明的军民损失可就大了。但是由于大明的地方基层组织太烂,朱由检至今也不知道山西具体的死伤情况,边军丶卫所军和百姓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不低于十万!!!

仗打完了,也打赢了,但是战后的工作更加严峻。大明朝廷也应该兑现承诺了,封赏和抚恤必须安排到位,否则伤了人心,或许影响比战败还要严重。

一万三千多颗北虏头颅,就要付给六十五万六千三百五十两的赏钱;抚恤如果按照十两一个人的底线算,那就是七万多两,但这样太不像话了。朱由检跟兵部丶户部一番掰扯之后,将抚恤定在了三十两一个人,大明将士的命,还是没有敌人的命值钱。

但毕自严却说,给太多反而会给阵亡士兵家属带来麻烦,倒不如银两少给一点,从其他方面补偿家属。

可是其他方面又能有什麽呢?想赐田,朝廷拿不出来;免税,又会破坏税基。当初优待读书人的一点小政策,都发展成了现在这样不可收拾的地步,谁能保证烈属就不会成为避税的新增目标呢?

不过朱由检最后还是将抚恤的标准定为了:三十两银子,免三十亩田赋丶免徭役丶免捐丶免摊派,作用于战死士兵的妻儿,时限为十年,相当于清空他们那一个家庭全部赋税十年,如果那家人有小孩,勉强可以熬到小孩长大。

至于负面影响,朱由检也管不了那麽多了,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除了赏赐抚恤之外,大同镇的恢复也需要花钱:修复边墙丶招募士兵……

哪怕是毕自严也不由得唉声叹气地说道:「臣等素知圣心宽厚,如今朝廷库藏如洗,边饷尚未敷用,各处灾荒赈济亦待支应。若骤然动此巨款,恐非今日国力所能堪啊!伏望陛下怜念时艰,暂缓计议,容臣等从长计议筹措之策……」

其实朝廷给不出钱,也有很多应对的招式。比如说,上报的斩获是一万三千级,但是火器作战将敌军头颅脸面打烂是很常见的,按照大明首功的算法,不是完整的首级就不能算作军功。

而且战前就已经给了赏赐,就算克扣一点,士兵们的不满也不会太过激烈。但是朱由检却不敢这样干,人心都是肉长的,给钱养边军,总好过等边军反叛以后再花钱去剿灭!朝廷现在困难,挤一挤还是可以挤出几滴汁水来的,以后真的发不出,那是以后的事情。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