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章 截龙是joker的主意(1 / 2)

加入书签

第121章 截龙是joker的主意

沪都陆家嘴。

华夏基金办公大厦。

换了身更贵行头,脚踩二十多万,由瑞卡多·弗雷西亚·贝斯特提大师纯手工定制皮鞋,风光无限的陶宇昂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见到「偶像」孙建冬。

孙建冬是谁?

他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2005年6月起担任华夏红利基金经理,2008年1月兼任华夏复兴基金经理。

在他整个任期内,华夏红利基金总回报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华夏复兴基金在大盘普跌的情况下,净值增长率为29.873%,表现极为出色,被评为2008年华国基金排行榜中的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小陶,这是建冬,你应该认识。」华夏基金高管,陶宇昂的顶头上司沈伟笑呵呵介绍道。

沈伟今年52岁,1米72的身高,五官清秀,身材似乎经常锻炼,完全看不出52岁,更像是只有40出头的年纪。

一旁的孙建冬则是比沈伟高出一个头,至少有1米85,五官硬朗,但长相非常普通。

「当然当然,孙经理,久仰大名。」陶宇昂连忙上前握手,眼神满是崇拜之色。

「我听沈主管说,新来的一个年轻人押对了H1N1流感概念,没想到真这麽年轻,你是几几年的?」孙建冬露出抹微笑说道。

陶宇昂:「76年的。」

「76年?」孙建冬闪过抹惊讶,随之赞扬道:「33岁,而立之年,看来古人说得不错。」

「可不是嘛,听说年底还要结婚了,到时候我可得封个大红包。」沈伟在一旁笑着附和。

孙建冬:「那我还真赶巧了,能喝上陶经理的这杯酒。」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要是孙经理到时候能赏脸,我可得好好向其他圈内人炫耀。」

陶宇昂把姿态放低。

在沈伟的搭线下,两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又聊了十几分钟,孙建冬发出邀约道:「今晚正巧有个饭局,有人可点名道姓要见你陶经理,不知道能否赏脸聊会?」

「孙经理邀约,我一定来。」陶宇昂不假思索道。

三人又客套了几分钟,沈伟假装看了眼时间,看向孙建冬道:「都快十点半了,我们就不要打扰小陶建仓了吧,人家还要忙。」

「对对对,事业为重。」

孙建冬应和道。

陶宇昂笑了笑,也谦虚表态:「沈主管和孙经理一同前来,别说这十几分钟了,哪怕聊一天一夜,三天三夜都不会打扰,我还要向你们多多学习呢。」

这番话让孙建冬和沈伟对视一眼,两人显然很满意。

而当两人真的离开,陶宇昂望着对方背影陷入了沉思,眼神闪过了「迷茫」两个字。

他想过公募基金的水深,但没想过这麽深。

自从按照沈伟的指示,建仓5亿华海药业,他的基金建仓计划被全部打乱,原本想分配2亿资金的尖峰集团,让他缩减到了1.5亿,其他生物医药股同样进行了缩减。

坏消息是计划被打乱。

好消息是有百万回扣。

陶宇昂从未想过坑基民的钱,但奈何对方给的实在太多,又加上主管沈伟的暗示,他只是选择「死道友不死贫道」。

也正因建仓了华海药业,沈伟开始频繁介绍业内大牛给陶宇昂认识,并且参加各种饭局,而他也真正接触到了公募基金的内幕。

谁能想到公募基金,还能变着法子变现和接私募盘?

但说来说去,归根结底就四个字,利益输送!

当走上了这条路,陶宇昂已经没有了回头的选择,他的把柄被沈伟牢牢掌控住。

不过陶宇昂也不是待宰羔羊,等赚够钱就直接移民,这样烂摊子就成功卸下。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柠波解放南路。

银河证券营业部四楼贵宾室。

徐翔丶孙国栋丶马信琪等游资自从上次折戟沉沙过后,痛定思痛,开始了大规模的批量控盘。

什麽叫批量控盘?

但凡有相关概念的,一律建仓底部筹码,就相当于不仅做龙头,还要做二龙和三龙。

目前他们控盘的是「H1N1流感检测概念」,十几只有相关概念的股票都被他们注资。

至于莱茵生物,或许是受到了尖峰集团异动公告利好的推动,它的承接力度直线升。

「终于清完了!没亏!我们还小赚了1000万!」

马信琪有些兴奋。

孙国栋眼前一亮,问道:「莱茵生物没亏?」

「没有,还赚了一千多万,尖峰集团这份股价异动公告太及时了,带动了整个莽草酸板块,那些散户发了疯似的进来。」马信琪嘴角带着抹淡淡的笑意。

他万万没想到,原本被打上「死刑」,都想找公募基金接盘的莱茵生物,居然焕发第二春。

股市就是这样,千变万化,什麽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莱茵生物没亏,那我们这轮盈利可不小啊,流感检测概念都被我们控盘了。」

「这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天爷都帮我们。」

「应该说老天爷都站在我们这边,莱茵生物的筹码就让散户留着当传家宝吧,哈哈哈!」

「你好贱,我喜欢。」

柠波敢死队众人欢声笑语着,谁也没想到尖峰集团业绩这麽好,直接带动了整个H1N1

流感概念板块,连带莱茵生物都波及到。

「啪嗒—」

徐翔点燃了根香菸,深吸一口,轻轻呼出道:「峰回路转,有点意思,不过市场太火热了,监管真有可能会下场,手中的筹码可以清掉一部分,确保本金不会损失。」

混迹江湖这麽多年,他已经练就了一身避险本领。

市场越是火热,越要警惕。

因为行情是夏然而止的,而不是缓慢结束,就类似于牛市的末尾,几乎都是一刀斩,

然后切换到熊市行情。

为什麽都是一刀斩?

这是由于第一刀斩下来,比如说5%程度的下跌,很多散户都还有盈利垫着,他们会想着都持仓这麽久了,不能白忙活,得再等一等。

结果就是第二天跌幅扩大,两天叠加跌幅超过10%,第一批被挂在山顶的散户就此诞生。

「说到减仓,我打听到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

马信琪突然开口,所有人目光都看向了他。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