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咄咄怪事(1 / 2)
今日一早,苏洵应醉翁之邀赴相国寺游赏,临行前嘱咐二子:「一心向学,莫生外念!」
苏轼试探道:「寺里的晚膳可要给爹爹留一份?」
「不必。」
兄弟俩相顾窃喜,不动声色地恭送父亲出门。
过不多时,院内便响起林希轻唤:「子瞻!子由!」
于是乎,寄应六子再度聚首,共赴相国寺。
行至州桥,大相国寺巍峨的山门已遥遥在望,苏辙忽然近寺情更怯,脚步有些发虚:「倘若撞见爹爹如何是好?」
苏轼一指沿途如织的人流,正色道:「你瞧这光景,寺外尚且如此,寺内游人只怕数以万计,更遑论相国寺百阁千殿,你我撞见爹爹的机会无异于海中捞针!」
林希亦笑劝:「子由不必多虑!令尊在明处逛寺,咱们在暗处观景,有我四人替二君盯梢望风,还怕撞上不成?」
与此同时,苏洵已同欧阳修丶梅尧臣在大相国寺外碰头,但见二人神色迥异,一喜一忧,不禁奇道:「何事搅扰二公?」
梅尧臣眉眼舒展,欣然道:「明允有所不知,我昨日于东郊觅得一小宅,虽僻在陋巷,墙垣斑驳,幸而月租低廉,待今日迁入,总算有了片瓦栖身,不必再叨扰永叔了!」
说到这,老梅顺势邀请苏洵:「明允今晚若是得空,何不移步寒舍,共饮薄酒?」
苏洵欣然应诺:「自当携酒登门,同贺乔迁!」
这边喜气未散,却见欧阳修抚须苦笑:「圣俞兄乔迁固然是喜事,可老夫昨夜却遇上一桩蹊跷事。」
听永叔提及此事,梅尧臣立刻敛起笑容,也面露几分沉郁之色。
苏洵越发好奇,忙追问缘由。
「倒不是什麽大事。」欧阳修娓娓道来,「昨夜用吴掌柜所赠的琉璃杯饮酒,念及今日旬休,更兼圣俞兄乔迁之喜,我二人小酌至深夜。酒尽后便置杯于案,岂料不过片刻工夫,琉璃杯竟不翼而飞!」
苏洵惊讶不已:「可有旁人在场或外人出入?」
梅尧臣摇头称否:「唯有仆从替老朽添过一回酒,但那时琉璃杯尚在,且未近永修桌案。」
苏洵又问:「可阖府搜检过?」
欧阳修叹道:「翻箱倒箧彻夜,梁间檐角皆探,终是渺无踪迹!许是老夫福薄,同此奇珍无缘罢……」
饶是醉翁心胸豁达,此时也不免语意萧索。
「真个咄咄怪事!」苏洵不无感慨,「倒也无须太过介怀,琉璃杯既能不翼而飞,焉知明日不会翩然复归?」
「哈哈哈……」欧阳修抚掌大笑,「明允所言极是!说起怪事,京师近来的怪事何止一二?琉璃杯凭空消失,较之火光忽闪骤灭丶黑犬无端生角之类,倒不值一提了……」
三人一边闲聊一边逛相国寺,过了第二道门,欧阳修忽从人群中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瞧,不是王安石又是何人?
遂振臂唤道:「王介甫!」
……
吴铭张口诵出王安石的诗句,吴琼既惊又喜,连自幼敏悟的王雱也不免另眼相看。
唯有王蘅见无人理会,急得跺脚嚷道:「我想吃卤肉嘛!」
吴琼轻轻一戳女儿额头:「偏是你贪嘴!」
抬头看向店家:「劳烦来一份猪头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