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章 推进行业改革的尝试(2 / 2)

加入书签

再往下发展,那就是真正的信息平台了。

到时候不管是举办方还是演出方,都可以通过圆梦的信息集散中心,寻找心仪的合作夥伴——这玩意儿甚至能延续到网络时代,而且和网络时代更般配。

见张延信心十足,陈虹也就没再纠结这事儿。

问清楚会议大体过程,她有些惋惜的道:「可惜咱们的实力不够,只能让出南方的利益……」

「这样也有好处,南北互不统属,这个互相爆料的机制才有真正的威慑性嘛——就是多了江浙沪中心,多少有点麻烦。」

本来想的南边一个北边一个,天南海北互不干涉,但这多了一个中部……

长三角毕竟是经济重镇,不管是南边的歌手还是北边的歌手都绕不过去这块肥肉,可别等到时候给人作嫁衣裳。

「先不说这个了,醒酒药你带了吗?」

「带了。」

陈虹掏出一包药来递给张延道:「说是饭前吞服,就能缓解醉酒状况——不过是药三分毒,能不吃最好别吃。」

张延接过药,无奈道:「没办法,这个场面肯定要喝酒的,可下午两点市政府就要开会,讨论影视基地落户经开区的事情,我到时候还得上台发言呢。」

自从张延提出娱乐配套设施的说法,津门市政府在经开区管委会的强力推动下,也逐渐改变了冷淡的态度,开始转向支持八一影视基地落户津门。

同时改变态度的还有京城那边。

无论是市政府还是京台,也甭管以前对这事儿重不重视,都不能接受这个项目被津门横刀夺爱。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京津两地对八一影视基地的争夺也陷入了白热化。

不过很明显是津门占了上风,一是因为经开区答应提供的地块毗邻城区,而京城给八一厂规划的地块在丰台附近,周遭的配套设施天差地别。

二来津门这边,是电视台自主出资参股,而京城方面则是由市政府主导,相较之下,肯定还是津门这边更好打交道。

第三个原因,就是张延正在不断完善的主题公园计划了。

八一厂建立影视基地,虽然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拍摄任务,但这年头一切都为经济让路,部队的资金也不充裕,如果能见到回头钱,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虽然京城也承诺会做类似的尝试,但拾人牙慧总不如原创吸引人。

而这次市政府主持的动员大会,基本就是临门一脚了,上面自然希望张延能再接再厉,拿出更多的好主意确保影视基地落户津门。

张延也已经打好了腹稿。

他准备建议市里牵头,拉着八一厂和津影厂搞个影视技术学院。

现在导演丶摄影丶表演丶剧本创作都有专门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津门想要在这上面挑战京城的地位,那根本就不现实。

但灯光丶道具丶爆破丶场务丶舞台设计之类的行业,基本还是师徒传承那一套,从业人员也基本都在体制内。

如果不是在体制内有关系,比如管唬那样的北影厂子弟,想要攒个剧组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工种。

如果趁着这次机会搞个培训学校,把八一厂和津影厂的老师傅返聘回来,专门培训这些方面的人才,以后剧组来拍戏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凑足主创人员就行。

而且有影视基地提前制定好章程,也不容易出现冲突。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这麽多剧组……

张延明年当上代表后,就会提交开放私人影视拍摄的提案。

本来这个提案只是他的个人意见,但影视城和培训学校落地后,那就是整个津门代表团的提案了。

原本历史上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的法规,要到97年才能初步落地,而直到02年才取消了挂靠的强制要求。

张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办到,但有了整个津门代表团的支持,多少总能翻起些浪花来。

只要能提前两三年开放,影视基地建成后正好能承接第一波热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