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挽弓射天,祸源转移(2 / 2)

加入书签

修炼界中总结了很多资质,但不是所有资质都适合修仙;但不能修仙的资质中也不乏顶级资质,例如通明之资的特徵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四千年前,当时还是「承朝」主宰天下,曾有这样资质的人入了阐派的玉穹门。

此子入门后,资质奇差,在玉穹门内熬到了七十岁。

他虽然识别万法,但是修为难以寸进,万法难以入心。玉穹门作为当时第一大正宗,入门皆是灵根优秀者,见到宗门中这位师弟,颇为疑惑地询问师门为何不劝这位师弟归家。

当时反虚境的宗主笑了笑。

紧接着,随后天下大乱,天子失德,爻国作为诸侯开始加王号,伐定天下,正是这位弟子下山,成功辅佐君王,最终达成几千载一次的改朝换代。

这位玉穹门弟子作为阐派的风云人物,在齐地架起了封神台,完成了八千五百六十三位正神的分封,重新确定了人间天子对于人间山河神祇的号令秩序。

这就是通明之资的特点,就是「心中不崇万法,但万法在心中」。

现在宣冲凝望着各大宗门盘踞的灵山,拿着手中弓,一箭箭射去。

白刃锋看着宣冲就要把箭头对准「青华宗」瞄准时,连忙道:「将军手下留情。」

宣冲微微一顿,在听完了白刃锋叙述后,叹了一口气:「那就罢了,不过需要与你分说,就算我不射,尔等山门亦是会向着邪月高飞。」

白刃锋愣了愣无奈道:「多谢将军告知。」

宣冲对他说道:「在乐浪城西边八百里有一新山门,我可以将那儿册封给你。」

…仙道颤动…

浱地大阵崩坏的一刹那后,所有灵山都发出了悲泣声。

仿佛灵山是被什麽东西锁定了一样。竹质律令飞至,在天地见证下宣冲和仙宗结下的因果(梁子)。

当然优先反噬之处并不在宗门灵山。而是在那些设置风水大阵的地方。

在浱地的某处主阵法中,原本仙气缥缈的阵法基座突然出现大量裂纹,裂纹中是森森的魔气。

玉鉴宗修士,拿着法镜观察时看到地下那陡然出现魔渊的情况,对着青华宗的剑修派系破口大骂道:「剑疯子,你看看你门下败类做的好事!」

半骷髅半腐肉的活物就从阴暗裂纹中爬出来了,然后扑向了那些还没来得及跑的宗门的弟子,骷髅直接嵌入那些弟子,然后这些被套皮控制的弟子诡异地开始和其他宗门厮杀。

诸多参与堵住浱地的仙家们,此时就如同在粪坑旁蹲坑,结果被炮仗蹦了一脸屎的倒霉蛋。

诸多仙宗弟子们在狼狈地退却了十几里后,发现裂纹是朝着自己山门蔓延,骇然瞥见裂纹深处这群魔乱舞的一幕。

看着这肆意的魔物,这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天下苍生。诸多仙家们望着深渊中朝着自己爬来的怪物。

一位先前封山定水的武蕴宗弟子打开护体灵光,面对这些锁定自己的邪魔,大声中带着恐惧道:「不能让这样的邪物现于人间,否则天下苍生危哉!」

殊不知在他们封锁整个浱地的时候,这些邪物都是随机在晚上,从村里水井中刷新出来。

一个月前浱地闹腾得最凶的时候,宣冲派遣兵力扫荡过一遍后,「魑魅魍魉」依旧是络绎不绝,没有仙宗弟子来帮忙。

现在这些家伙会在各大仙宗的山门脚下随机刷新聚集,对这些仙宗们来说,魔灾这回冲他们来了。

凛剑宗这儿,宗主感应到了魔潮逐渐逼近山门,表情色变。当即大义凛然要请祖师爷留个后手。

这位宗主不顾诸位师兄弟反对,立刻回去宗门深处,预备去拔那镇宗的「诛仙」邪剑来应劫。

…戏台与观台,两地倒置…

彩云落到浱地西边,宣冲则是带着征战兵马返回到乐浪城中,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宣冲抱着武炉一路游行到了王府。

这个武炉也丝毫不怯场,昂首接受乐浪城百姓们的目光。

直到到了城主府中,宣冲要和幕僚们谈正事时,用胡茬故意扎他脸蛋。他才蹦出宣冲身边,但仍然不愿意离开。

公输望拿出了一个小木车玩具后,武炉才开心地驾车去一旁玩耍。

宣冲看着这个小孩,仿佛看到了一丝年少的自己,但是又仿佛完全不一样;随后理性回溯自己的记忆,确定了是年少的武飞,而不是少年的宣冲,自己现在是武飞身份的宣冲。

宣冲再度意识到自己是穿越者后,看着天空的星辰。

宣冲:「我的初始人格意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长成的,我一直是在这个世界扮演着历史角色,扮演得再像,依旧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唉!」

宣冲叹一口气,对这儿的亲情进行了定位。「能认可,但不能投入」。

在百步之外的瑶三娘,哦,现在叫做武瑶氏。现在她对上了「武飞」那理性的目光后,没由来地心慌。

在众人皆愚时,瑶三娘是高高在上的仙姑,这不,让各大仙宗倒霉的那股「邪月吸引力」的转移,就是她在乐浪城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完成的。

但是在宣冲这儿,她不自觉显出小女儿状,武瑶氏和宣冲接触得最多,一直以来试图对宣冲「传道」,都没有成功,作为修仙者屡屡在「理争」上落入下风,这是她道成以来受到的前所未有压制。

愚人是不会知道真相的,因为在真相大白之前,就会忘记。但是宣冲虽然不是「特别精明」,但每一步都在朝着真相踏进。

当年宣冲一眼看出:瑶三娘似乎动机不纯。而到了今日这样的戒备却依旧没有消散。

而现在瑶三娘看到了宣冲那绝对理性的光芒,其知道,今日宣冲依旧带着那一份绝情绝义的清醒,虽然乐见亲情,但是随时都会清醒起来;而一旦清醒着,望着武炉,乃至于自己,都是如同看着「黄泉沙土」一样细致追究到有几粒粟重。

当然也就是靠着这样一份清醒,宣冲就是从能够扭曲现实的「腐烂邪月」空间中踏出来。

宣冲的目光下,蚊虫不再会突然变大,砖瓦不会再突然长出眼睛,刀剑不会出现咆哮,书本的字符不会跳舞。

这次「武飞」归来后,瑶三娘发现自己一点都无法撼动这个身边人。

…夫唱妇随…

二十日后,宣冲为武撼峦进行了衣冠冢葬礼。武瑶氏全程在陪同,却并没有得到「正妻」陪同的地位,只能拎着儿子时稍微靠近了一些,小心翼翼地陪同了宣冲一整天。

宣冲这边则是在接见各地兵头们!东华郡大营,陇右大营,水,竹州等这些地方上曾经的武撼峦旧部们,在得到武源常要给老帅办丧的请帖后,都纷纷赶过来!他们毫无疑问都带着能人异士前来望气!

宣冲本意就是如此,自己家里面已经打扫乾净了,请他们过来就是想知道自己预留着的一些位置,该怎麽分!——虽然都是武撼峦的部下,但在如今要巩固基本盘丶划分权力的时候,得看各方的站位。

项羽在打完天下封王时,就犯下了这种错误。在该封时没封,不该封时乱封。他封的那些王,最后基本上都反了他。

尤其是英布。项王该不该封赏英布?该,但是应当是在灭秦的过程中封,那时英布会毫不犹豫站在项羽这儿;可到了巩固基本盘时候再封,英布后续在继续思考时,犹豫中站位到了刘邦那儿,丝毫没顾及项羽给他封王的义气。

宣冲经验:要在「能拿捏时」提拔有能者,不能拿捏的时候则绝对不能放权。

东华郡大营的都督李兆在大营中见到宣冲后,毫不犹豫的说道:「老帅现在仙逝,我等愿意奉将军(武飞)为主公。」

宣冲望着这个非常会来事的家伙,点了点头,至于不会来事的,就是州和竹州那两个驻营的头头。而在宣冲心里,等到再稳一稳,和东华郡陇右郡的人都完成团结和安排后,就得把这竹的军事主官给换一换了。

宣冲非常清楚水和竹州两地的官僚在想什麽,无外乎就是想要让武恒羽回来继位。

但这可能吗?无外乎是感觉武飞不够亲近,他俩在武飞下面的排位要低于武恒羽做主时的排位。只是他俩忘了「老大是谁」,他俩作为少数派是根本无法改变,想要过得好一点,就得懂事。

关于如何拿捏住两地军事主官。当然是从他们手下搞起。这两人手下就八百人,老兵退休还有福利都是宣冲牢牢攥住。

换他俩就和剃头发一样。当下宣冲没有直接动他们,是得把他俩和那些拥立自己的派系们分出来!

宣冲要是不和下面打招呼,直接把他俩摘了,其他派系则是会觉得害怕,担忧自己也被宣冲一言摘了。

准确来说,需要拥立自己的外系将领主动提出要打击这俩蠢蛋(与其切割后),直到两地的武家军普通军士也都和这两货离心离德后,自己才能动手。

这就类似于宣冲前世国际上,大毛带队伍越带越少,就是太习惯于主动下去教训小弟,搞得小弟们都害怕老大一言不合来动手。

至于东方这边在自己生意做大后有了其他小弟追随时,严格遵循「只要小丑们不打第一枪,就绝不下狠手」的流程,

在需要教训小朋友往往是要让另一个小弟出手。

这样就给了小弟足够安全感,队伍越打越多。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