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39.满载而归(2 / 2)
马扬停步驻足,转头看向身后。
他手下部分人和那名叫奚骥的少年,远远跟着。
「虽然学宫走宝漏了拓跋,但你这次路过见义勇为,却捡了个大才啊!」
徐永生:「还是璞玉,尚需雕琢。」
他们说话停步并回头看来,别人没有贸然行事,奚骥眼见二人一同向自己望来,不由双目一亮,迈开腿加快步伐,立即赶上来:「先生,马参军,可有事情吩附?」
马扬莞尔,然后问道:「没事,在夸你走纯武夫路线修行,也会是块好料子。」
奚骥不知道什麽叫谦虚:「我—呢,学生想跟徐先生习武,也为了不辜负李翁此前教诲,学生还是想要修行儒家路线。」
徐永生平静:「既如此,便定下心来,继续读书养气。」
奚骥连忙答道:「是,先生!」
有关三眼的案件,虽然是徐永生处置,但在官方而言,功劳仍然记在马扬帐上。
眉州刺史和马扬私下里自然要专门酬谢徐永生帮忙分忧。
「以徐恒光如今的修为和地位,再用寻常金银酬谢,纵使数量大些,似乎也不那麽合适。」
眉州刺史沉吟:「但我手头一时三刻间又没啥合适儒家武者修行的宝物,只得一块裹德玉,可就我所知,徐恒光早已经完成第三块「仁』之玉璧的相关历练,换言之襄德玉对他来说已经没用处了.....」
马扬神情如常:「这一点,下官以为无需担心,只要寻常金银便可,当然,数量不妨大一些如果有比黄金更贵重的玄金甚至星金,自然是更好。」
眉州刺史半信半疑。
马扬是徐永生老友,按理来说该比他了解徐永生。
可对方所言,同那位风光雾月,淡泊儒雅的徐先生一贯画风又不搭调。
然而最终结果令眉州刺史险些下巴落地金银奉上,那位徐先生半点磕巴都不打,神情泰然自若,当场就收入囊中。
徐永生当然不会拒绝。
从学宫毕业后,他接下来修行主要靠自己了,囊中那点积蓄,自然显得单薄。
他如果修炼进步得慢倒也无妨,慢慢积累,通过教学或者立下功勋,也可以从学宫继续获取相关资源。
但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短时间内不断突飞猛进的姿态,一方面要自己专心修炼习武节约时间,一方面消耗定然巨大。
先前那些雾雨虹金交托给常杰帮忙出手后,徐永生一分没留,全都投回朔方民间去了。
馀下如龙影天钢等宝物他又不想变卖,那麽开源节流就只能另想办法创收。
虽然不是为了赚外快才帮马扬破案,但眉州刺史府事后能有表示,自然是再好不过。
总体而言,徐永生对此番剑南巴蜀之行,颇为满意,甚至是惊喜。
成功找到《李二郎治水图》。
捡到奚骥。
也顺利探望老友马扬还适逢其会能给对方帮上点小忙。
顺势得到梦寐以求的白泽角,成功将自身灵性天赋从超凡层次提升到上乘层次。
救人的同时,自己还得到一些珍贵的兵刃锻造法门与流程。
现在,还有些酬劳滋养自己日渐乾的荷包。
此行赚了个盆钵钵满,徐永生没什麽可不满意的。
算了算归途路上所需日程,眼见已临近九月末,徐永生于是向眉州刺史和马扬告辞后,带着奚骥,踏上归程。
入蜀时,他从北边关中丶汉中走陆路过来。
当下出蜀,徐永生选择乘船。
先过渝州三江口,然后船只驶向大江夔门,顺水而下。
沿途又是另一番景色,令徐永生观之欣喜。
从来没有出过剑南巴蜀的奚骥,就更是兴奋,每日站在船头,经常被人赶,方才回到船舱里。
二人所乘坐的是一艘二层大船,平时吃住皆在上层客房,整体来讲一路顺利。
直到船只驶到大将夔门附近,徐永生忽然耳朵微动,像是听见船舱底传来细微异常响动。
他心中一凛,没有放过这丝异常。
听风诀之馀,立刻叠加顺风耳。
于是那异常响动顿时变得清晰起来。
徐永生不动声色,立刻便到了舱底,循着声音搜索一番,当场找到一个汉子,分明正试图凿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