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章 193外和内刚徐永生(三更一万一千字(1 / 2)

加入书签

第197章 193.外和内刚徐永生(三更一万一千字到!)

和十大寇等江湖中人一样,九路贼也基本都是走纯武夫修行路线。

虽然走火入魔危险较大,但对资源要求相对较少,没有典仪丶历练约束,自由度大得多。

当然,反过来讲,岭南这边因为走火入魔而变成妖魔的武者数量众多,其中不少都是九路贼中人。

岭南多妖魔,这同样是原因之一。

王阐微微颔首,转而对徐永生丶陈嘉沐言道:「托容州郡王和宋都督的福,邕州这里尚安稳,你们不妨在这里先寻访一番,我北上桂州一趟,和容州郡王丶越长老他们汇合。」

赵秉正对此再高兴不过:「得王博士丶越长老相助,想来穆郡王平定桂州之乱指日可待。」

邕州都督,宋氏一族家老宋季礼同样感谢王阐:「老夫守土有责,不宜轻出,如此辛苦王博士和越长老了。」

王阐于是同徐永生等人道别后离开邕州。

徐永生想起当初在广府增城县听宋捷丶宋云岩叔侄谈话内容,略微有些疑虑,但明面上不好多说什麽,只预祝王阐马到功成。

晚些时候,在赵秉正陪同下,徐永生亲身到下面县丶乡里转了转。

一方面,寻访合适入学宫的童生苗子,另一方面,观察归顺朝廷地方后的土贼。

目前,官面上习惯称他们为土寨民,又因为田氏乃是其中第一大族,且武道宗师层次的土寨首领名叫田山,因此有时又称为田寨民。

整体看下来,徐永生没发现土寨民有再次竖立反旗的迹象。

容州郡王穆庭丶邕州都督宋季礼丶邕州长史赵秉正的抚民方略恩威并重颇见成效,至少短时间内看不出土寨民反覆的迹象。

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土寨民和邕州当地治下大乾百姓的矛盾再次积累,日渐加深,双方会再起冲突。

但从目前来讲,土寨民上下颇为安稳,大大小小的寨子与邕州百姓之间也能相对和平的往来。

说一点冲突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尚在邕州都督府可控范围内。

所以,宋氏叔侄听说邕州这里可能有兵灾,根源在于一直没向大乾降伏的客贼?

「客贼确实有些棘手。」赵秉正言道:「就在今年年初,他们又有活动迹象,宋都督老而弥辣,应对及时,主动出击,将他们再次迫走。」

相对于土贼丶峒贼来说,客贼中的汉人较多,常有北方逃亡者南下,隐姓埋名汇入其中,以待东山再起,是以剿之不绝。

多住了两天后,另一件事引起徐永生的注意,就是他发现,这里的土寨同大乾商贸往来,除了种种山货之外,赫然有一种名为明信石的特殊灵石出产。

相对于其他地方,产量还不低。

而明信石,对于儒家武者来说,乃是跟玄黄石一样,可以辅助武者加速积累温养五常之信的灵物。

玄黄石可以帮助武者积累温养第一方「信」之印章。

而明信石,则可以帮助武者积累温养第三方「信」之印章,价值更大。

对于徐永生来说,随着他灵性天赋提升,还有三才阁里「仁」之玉璧积累愈发深厚,第一层丶第二层儒家五常积累所需时间已经比较短,都在一个月之内便有成效。

但第三层丶第四层乃至于第五层,一些时间还是必须要花费的。

能省点是点。

一边高兴,徐永生一边好奇地跟赵秉正打听:「土寨民从哪里找来这麽多明信石?」

赵秉正摇头:「尚不清楚是历年积累还是秘密矿藏,田山嘴严,外界一直不得而知,相关交易也都掌握在田山和极少数土寨高层手里。」

徐永生:「也算一条稳定财路。」

赵秉正笑道:「跟外界互通有无,才是财路,否则对他们而言,跟山里石头没分别。」

徐永生:「既然朝廷招安了土寨民,那民生相关乃至于文华教化,可以并举。」

赵秉正:「这非一日之功,眼下已经有个好的开始,慢慢来吧。」

此事做好,于他而言亦是大有益处。

徐永生亦颔首:「言之有理。」

二人正聊着,一个看上去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子,悄悄从门口探头。

赵秉正又好气又好笑地斥道:「鬼鬼祟祟像什麽样子?进来!」

那男子摸摸脑袋,进来后向徐永生丶赵秉正行礼:「见过长史,见过先生。」

其人身量颇为高大,基本与徐永生等同,且相较于徐永生更为魁梧,着一身兵甲,但不给人以勇猛的感觉,反而显得有些憨厚。

「他叫申东明,别看有些呆头呆脑的模样,人也年轻,但已经是正八品修为了,现下是我的牙兵都尉,作战时还是很勇猛的……」

赵秉正给徐永生介绍,听到他夸奖自己,年轻军官面上顿时露出憨憨的笑容,令赵秉正反而没好气起来:

「当值期间,严肃点,有什麽事?」

申东明连忙收起笑容并答道:「长史,你先前让我留意北边中原有什麽新消息,我刚刚收到一些风声。」

赵秉正看了徐永生一眼,然后问道:「都有些什麽新消息?」

申东明答道:「听说新晋十大寇之一的『赤虎』拓跋锋在江南现身,同今年以来名声大噪的墨龙池『小霸王』项鼎起了冲突,但详情不明……」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