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功人(1 / 2)

加入书签

第139章 功人

长乐宫,长信殿。

宫殿内外,一片热闹。

卫氏皇后丶上君家宴,让所有宫人都忙碌了起来,

新的皇后宫詹事,皇后同母弟卫广,小心巡视着一切,确保不会出现岔子。

「这做的是什麽?」

「回詹事,此为跑马鸡,疱厨刚做的,滚热新鲜,做的时候,鸡还喘气呢,在釜里还蹬腿。」

「都仔细点,按照规矩办,都给我小心一点,一点差错不能有,都听见了吗?」

「诺,詹事!」

刘据来时。

见到这番景象心情很微妙,在权力之下,他和母亲的亲情不改,但周遭事物却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天家母子的亲情不一样。

事实也如此,如果不是母亲几次传话来催,或许他都不会来长乐宫,更不会有这场家宴。

「上君。」

卫青来了。

刘据拦住了他的行礼,和煦道:「我不是说过吗?我和舅舅只叙亲戚之谊。」

「这是在阙门之内—」

「家宴。」

刘据望着卫青,诚恳道:「既是家宴,就更讲亲戚之谊了。」

「是,据儿。」

卫青迟疑了。

刘据摆手示意宫谒退下,望着舅舅的眼晴,「舅舅是在为了公孙贺丶公孙敬声父子在怪我?」

「罪有应得,据儿做的对。」

「那舅舅是在为了我拿下卫氏外戚中人而怪我?」

「骄横跋扈,据儿能饶过他们一命,便是天幸,何怪之有。」卫青摇头道。

那些姐姐丶侄儿侄女外甥儿外甥女,就没有冤枉的,能好好活在世间某个角落,便是仁慈了。

「这麽说,舅舅在怕我?」刘据无奈道。

卫青默然。

「舅舅在怕我什麽?是我驱使酷吏的杀戮,或是我罔顾亲情的冷漠?担心我会接着对其他亲人动手?」

「据儿,你会是圣主贤君。」

卫青望着外甥儿,同样推心置腹道:「但不是个好的亲人。

我不担心你会对我,或对去病,以及所有无害的卫氏人动手,我惧怕的是卫氏人在权力的诱惑下变得有害,然后为据儿所杀丶所囚。」

他从来没有担心过刘据丶霍去病两个外甥,一直在恐惧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卫氏人在权力异化后被「清除」。

卫氏人之间,其实没有多少亲谊,看刘据对他和对卫广丶卫步的态度对比就能明了,

没有能力,血缘那点情分,根本算不了什麽。

自卑的性格,让卫青能在大红大紫时冷静谦卑,能在受冷落之后泰然自若,也让他没有事情做时容易多思多想。

他可以控制住自己,却控制不了亲人,在见到亲人消失,又忍不住郁郁寡欢,心情沉重。

总之,闲的。

这下,轮到刘据沉默了,如果说没有刻意疏远舅舅,那太假了,霍去病逐步接管大汉军权,就代表了很多事情。

良久,刘据认真说道,「在亲谊上,我不改与舅舅的亲近分毫,皇太子时如此,北军时如此,未央宫内亦如此。」

亲谊和政治是两码事。

对舅舅的信任亲近可以不改,但对舅舅的权力却不得不动。

更多的权力,要向更加毫无保留拥护自己的人倾斜。

卫青丶霍去病,后者显然比前者更能确保他的地位和权力。

是以,霍去病适合领军出战,卫青更适合留守朝廷。

这是理性的选择。

「我都知道。」

卫青痛苦不已,涩声道:「为难据儿了。」

道理他都懂,但又怎麽控制胡思乱想呢?

「舅舅想回到军中吗?」

刘据做出了抉择。

卫青的心猛地一跳,「据儿的意思是?」

「大汉的军功制度要改变,甚至要大改,要有切实可行的变革之法,我希望舅舅回到军中,一边训练将士,一边琢磨新制。」

首虏制,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而且是从上到下那种改变,需要够份量的人根据大汉基本军制提出新的制度,不奢求完美,但求有用。

卫青意动了,又犹豫道:「据儿就不担心我回到军中,再起斗争?」

军伍,是山头最多的地方,当初陛下故意扶起霍去病,就是为了产生对抗,他们舅甥二人是故意做戏给陛下看,但真有不明所以的将校弃卫青而择霍去病,加剧了军中的矛盾。

如果他再回到军中,掌握实际军权,卫家将,霍家将,又要起风了。

「大兄归来之日,这些都将不再是问题。」刘据笑道。

等霍去病一战打通河西走廊,摧毁了匈奴右翼,功高盖世,谁敢搞小动作,直接让大兄把人杀了,就什麽问题都没有了。

「据儿对去病总是那般有信心。」

「不,我对舅舅有同样的信心。」

刘据摇了摇头,「我相信舅舅不会失去自省,也相信舅舅能把大汉南北军都训练成强军,更相信舅舅能为我大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军制,大汉的战争计划,将会永远出自舅舅之手!」

霍去病,是他认为的帝国统帅。

卫青,是他认为的帝国战略设计师。

在匈奴丶南越之外,大汉以后还会有很多战争,但战略规划,只会出自卫青之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