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哗变(1 / 2)
第163章 哗变
「景曜」八年,十月下旬。
抚州,永春城外。
阎秀成披着厚重的大氅,现在黑水河畔,望着漫天风雪微微皱了皱眉。
从昨夜开始,北风号陶了一夜,过了子时后,鹅毛大雪又铺天盖地而来。
天明破晓,整个黑水河畔堪称黑水共长天一色,万里雪飘之下,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雪入马蹄,覆人脚踝,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直响。
「这雪下的不小啊。」
有人感慨,也有人回应。
「但下雪是好事啊,旱了一年,如今下了大雪,明年就还有些盼头,毕竟老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嘛!」
「好事倒算是好事,但就怕这麽大的雪耽搁了大帅的行程!」
十几员战将隐没在大雪里,身形看不清晰,只有声音传来。
宁武之战的第二天,永春镇守阎秀成就收到了他弟弟阎秀青的来信,也知晓了那天夜里发生的事情。
对于弟弟率军投降安东军的事情,阎秀成第一反应是气愤,情绪失控之下甚至砸翻了他面前的案桌。
那可是永春一半的军力啊!
乱世无论自保,还是扶摇而上,靠着就是手里的兵和刀枪,眼下永春实力大损,他连腰杆子都挺不直了。
但后来一想,「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事情多了去了,眼下弟弟若是能在安东军那里站住脚,未来未尝不是阎家的一条退路。
就不如当成多面押注了,毕竟,那些世家大族不都是这麽干的麽?
如此安慰着自己,阎秀成终于压住了自己不断翻涌的复杂情绪。
后来,宁武之战,顾承泽率领的大军惨败,被围歼在了宁武城,不久后,抚州被攻陷,张勋主力被安王的军队击溃的消息又传递过来,就让阎秀成更加庆幸了。
秀青那边跟对人了啊!
随后,弟弟又再次派人送来了一封招降信,阎秀成原本也打算借坡下驴,顺势投了安王得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北定关的呼延拙以及天茂城的洪庆虎二人联合在一起,派人给他送了一份请帖,让他亲赴北定关一会。
内容对方也直说了,就是三家联合在一起,和安王那边好好谈谈的,最好能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呼延拙的使者还说,他家大帅已经以三家的名义给抚州那些下了请帖,无论是那位安王来与不来,是否会亲自冒险,但至少应该会派人过来一会,到时候,各方人马齐聚一堂,好好商量商量北疆的未来岂不是美哉?
阎秀成心动了。
的确,一家卖不出好价钱,三家合力就不一样了,说不得还能带上一顶「开国勋贵」的帽子。
因此,考虑了半夜后,阎秀成带齐亲兵家将,准备亲自去北定关赴宴!
「大帅,该启程了!」亲军校尉阎方提醒了一句。
他牵着战马,身后是永春军四百亲卫士卒,皆是横刀立马,默默伫立在风雪之中。
「知道了。」
阎秀成点了点头。
但临行前,他还是转过身,看着身后送行的十几员战将,尤其是领头的封开诚。
阎秀成上前帮封开诚掸了掸身上的雪花,还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真诚实意的地说道。
「老封,家里就交给你了,务必要保永春不失,等我带着好消息回来!」
「大帅放心,您还信不过我?」
封开诚将胸脯拍的啪啪作响。
「哈哈,当然信得过,好了不要送了,我们走了!」
眼下,永春城周边都是安王的地盘,整个永春城就像一座盘踞海外的孤岛,基本已经和外界断了联系。
因此,哪怕要去北定,也得先渡河去黑水对面,然后在沿着黑水的北侧逆流西行。
眼下也只有这条路了。
阎秀成带着四百馀亲卫,骑着高头大马以及携带几日的粮草,轻装简行逐一乘船渡河之后,刚下船便朝着西边疾驰而去。
看着大帅渐渐淹没在漫天风雪中,封开诚叹了口气。
「老阎这人啊,那里都好,就是有一点,嗯,有点贪得无厌。」
这种评价竟然和顾承泽出奇的相似。
以下属的身份评价上司?旁边的将领都没有搭话。
片刻后,才有人说道:「封护军,时间差不多快到了!」
「那好,我们一起去!」
别看永春看似很小,但作为独立于抚州治下的边疆重镇,镇守在这里的这支军队品级是不低的。
像镇守阎秀成,头上有上都护丶怀化大将军丶上护军等头衔,是大雍正经册封的正三品武官。
副镇守阎秀青和封开诚一样,都是有着护军丶云麾将军的从三品武官。
级别不高,也不能在原镇北都督和原抚州刺史府的压制下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其它像北定关和天茂城的状况和永春也差不多,所以,封开诚很理解的阎秀成为何会突然变卦,毕竟,原本就是正三品武官了,投靠过去还是正三品,那我不白投靠了吗?
当然,理解归理解,但并不代表封开诚会支持阎秀成这种举动,因为眼下整个永春城,不算阎秀青那支,还有一万多士卒,加上家属总共近四万多人快五万人了,这麽多人可都是要吃饭的啊?
所以,阎秀成刚刚离开不久,封开诚便掏出了一张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名单递给了众人。
「我画圈的,算是可以信赖的人,其馀没画的,全都抓起来先!」
↑返回顶部↑